苏州基金五年成长史:这座城市产业变迁的缩影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2-10-31 15:15:44苏州基金的成长故事,某种意义上是这座城市产业变迁的缩影。
这要从苏州的优势产业——制造业开始讲起。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505个工业小类,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强,被誉为世界“制造之都”。但2014年以来,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众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相继外移,迫使苏州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017年,为复刻苏州园区利用资本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经验,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20亿元,以国家新兴产业政策为导向,采取“母基金+子基金”的运作模式,重点布局医疗健康、工业4.0、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消费升级四大领域。
序幕徐徐拉开。2017年8月,苏州基金举行揭牌和签约仪式,三个月后基金出资人完成合伙协议正式签订,基金由苏州国发集团、两家金融机构和管理公司共同设立。自此,苏州基金开始登上中国创投历史的舞台。
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苏州基金董事长林向红坦言,苏州基金的使命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去努力探索和实践“如何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去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推进苏州市创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资引导、市场化运作”成为了苏州基金自诞生第一天起就确定的原则。
跟绝大数同行相比,苏州基金率先试水引入社会资本。具体到股权结构设计方面,苏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出资0.5%作为普通合伙人;社会资本出资人出资50%;苏州国有资本出资人出资49.5%。对于市场化募资部分,苏州市基金管理委员会定下原则:坚持地方国资“不担保、不回购、真股权”,由相关合伙人根据合伙协议行使投资人权利,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然而2018年,随着一纸资管新规出台,人民币基金“募资难”全面爆发。那一段日子,苏州基金迅速调整工作安排:放缓投资工作,全力做好募资。徐挺依然记得,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和团队成员几乎扎在北京、上海、深圳,一家家地拜访金融机构,一遍遍地介绍着苏州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愿景。“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跑遍了当时市场上所有能够出资投权益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等。”回忆当初,徐挺依旧感慨,“市场化募资真心不容易,我们刚成立就要面对一个全行业的难题。”
历时一年多,苏州基金克服重重困难,吸引了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保险、AMC以及产业资本等出资。须知道,资管新规之后不少市场化母基金几乎弹尽粮绝,而苏州基金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完成募资,一度给圈内带来了不小的振奋。
“其实投资圈能理解金融监管,与银行保险能共情的人太少了。”徐挺一语概之。在银行系统工作多年,徐挺比很多投资同行更清楚地知道风险偏好、经济资本占用和久期错配对金融机构的要义,能够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出资方的角度设计产品、满足需求。
正因如此,苏州基金最终顺利突破市场化募资难题。截至目前,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缴规模近80亿元,其中社会资本出资超过一半。去年年底,苏州基金又完成了一支10亿母基金的募资工作,同样受到了保险资金、产业资本、高净值客户等市场化LP的青睐。
走过五年时光,苏州基金经历过从0到1的探索期,较好实现了苏州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目标,也交出了一份值得肯定的答卷——截至目前,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签约的子基金覆盖全市各区县,合计在苏州注册的基金总规模800多亿元,其中苏州基金认缴近70亿元。
这同样也是一个新起点。用徐挺的话来说,“市场化母基金永远走在募资的路上。”
来源:投资界P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