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国资创投“招商”忙?“钱以外的价值”是竞争关键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1-16 15:14:31据了解,2023开年以来,许多投资人恢复了往日“全国到处飞”的紧张工作节奏。与以往有所不同是,随着各地越来越强调金融赋能实体、产业投资和引进产业科创项目,如今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投资人,尤其是国资机构和接受了地方引导基金出资的机构投资人,不少带上了为地方“招商”的目标。
广东开年重要会议频提制造业招商
2023开年前后,全国多个经济大省先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均在会议上将制造业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强调产业项目招商。
其中,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在2023年1月3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在随后1月5日召开的广东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加强制造业招商引资。强化“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
1月12日,2023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更是强调,广东各地要“拿出改革开放之初的拼劲、闯劲,积极开展驻点招商、靶向招商、链主招商、以商招商,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形成招商引资千帆竞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升腾景象。”
从开年重要会议上频频提及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围绕制造业招商、引进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将成为2023年广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近年来,随着地方纷纷建立国资产业投资机构及组建大额产业引导基金,国资系产业投资机构正成为区域招商大军中的重要一环。
硬科技领域国资系投资“招商”积极
“差不多去年以来,几乎每一个硬科技明星项目的融资现场,都少不了地方国资机构的身影。”回顾去年以来在创投圈撮合项目的经历,多个FA(投资顾问)机构从业者都表达了类似的感受。如今,在硬科技领域方向,他们接触的投资方对象中的国资机构占比正越来越大。
国内FA头部机构华兴资本2022年一份针对投资人市场积极性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半导体、新能源及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人民币基金均已成为赛道上最重要的玩家,在交易活跃度、未来预期及估值方面都相对更加积极乐观。其中地方国资机构、国家队基金、国企产业资本等出手尤为积极。
有FA从业者认为,去年市场创投机构许多面临募资难问题,项目出手趋向谨慎,而国资机构资金相对充裕,且在硬科技领域投资更积极。因此虽然国资直投机构往往成立时间不长、团队规模不大,但在2022年参与了许多重点项目的投资,在创投圈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以广东为例,2022年多个硬科技领域的大额创投交易背后都有着不少国资机构的身影。2022年12月,车规级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生产商广东芯聚能半导体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越秀产业基金、粤财基金等国资机构及吉利、美的、博世、大众旗下产业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参与投资。
粤财基金董事长林绮表示,投资芯聚能是因为“广东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化合物半导体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碳化硅产业是核心。”而芯聚能“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有望成长为国内碳化硅行业领军企业。战略投资芯聚能,是粤财基金支持广东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对于广东省属国资机构粤财基金来说,支持广东省重要产业战略是其投资决策时的重要考量之一。
除发布时间较近的重点融资芯聚能外,获得4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的粤芯半导体、2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的微容科技、25.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的高景太阳能、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的上达半导体、4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的先导薄膜等,2022年广东多笔大额融资背后都有着众多国资机构身影,如粤财控股、粤科金融、越秀产业基金、科学城集团、广州产投、云浮产投、广汽资本、珠海华发集团等。
其中,上达半导体是一次典型的招商落地投资案例。据悉,上达半导体2017年成立于江苏,是显示驱动IC覆晶薄膜封装基板(COF)供应商,也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唯一实现高端COF产品量产的厂商。2022年9月,上达半导体获得广东粤澳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广州新兴基金、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联合领投的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据广东粤澳半导体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刘丹当时透露,江苏上达是粤澳半导体基金在驱动IC领域的重点布局项目,后续计划在珠海兴建COF封测产线,与粤澳基金在驱动IC领域布局的其他项目形成设计、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的生态集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担负着为地方政府产业招商任务的国资直投机构,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加码组建科创领域的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多市场知名创投机构成为这些地方母基金的GP合作方。在获得地方出资的同时,它们也在母基金返投要求等驱动下成为地方招商的一支生力军。
例如此前南都湾财社记者持续跟踪报道的广州科创母基金,相比以往,在2022年引入了更多外地优秀创投机构成为拟合作机构(子基金管理人),如中科创星、光速中国、金沙江联合资本、武岳峰投资等。
金沙江联合资本方面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和诸多地方政府都有类似的基金层面的合作,不同地方政府因其产业政策和本地需求不同而诉求不同。因此,在与地方政府合作时,会多一个角度去考虑潜在被投企业的需求和地方所提供之政策,最终实现一个多赢的局面。
争抢好项目时“谈的都是钱以外的。”
“原来说投资项目落地,往往是要把企业总部迁过来,结果有时候因为本地没有相应的产业配套和人才支撑,反而耽误了项目的发展。”张清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说,但如今,地方政府在投资招商方面的追求更加务实,更看重招商项目在本地相关产业集群、产业链中发挥其优势作用,也更加考虑项目自身的发展。因此,类似粤澳半导体基金投资江苏上达在珠海兴建产线的做法正越来越多见。
在张清看来,这种改变某种程度上是源于各地政府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投资招商,激烈竞争下的结果。“过去比较‘一刀切’的做法现在已经很难吸引到好项目,所以变得更灵活。”
“虽然常说投资人的工作是‘全国到处飞’,但我这几年的感受,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去几个地方,比如北上广深,长三角、珠三角的几个重点城市,还有武汉、成都等。”张清说,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硬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还是需要在比较好的产业土壤中才能培育出来。他主投的新能源领域也是在这些地方项目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
而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激烈竞争下,如何吸引集中在产业发达区域的优质硬科技项目到该产业相对欠发达的本地进行落地?靠谁的投资额更高吗?对此张清笑称,这正是当前投资机构最“卷”的地方。
“其实对于现在很多明星项目来说,大量的资本是呈现一个追逐状态。”张清说,“比如说项目这边只有一块投资份额,但可能过来抢占的有七八家机构,都能给到它所要求的资金。它最后是从这七八家机构里面去筛选哪个对它中长线发展比较有利。在这个筛选过程中,就是各家机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
“你要阐述你作为产业投资,在产业这块到底有什么资源能切实地帮助企业。这个时候钱只是一个基础条件,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怎么谈,谈的都是钱以外的。比如说你在产业链上有没有最直接的订单支持,你以前投过的企业,或者你们当地的企业里有没有一些龙头企业可以直接帮我引荐,引荐完以后直接能让我在它们的产业链里形成一个有效的落地。”
张清表示,当前比较优秀的项目创始人都会在洽谈融资时非常明确地对投资机构提出在产业协同方面提供帮助的要求。“要么解决订单,要么解决人才,要么解决比如产线落地之类的事。”
芯湃资本是上海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新兴FA机构,去年促成了十余笔创投交易,投资方中包括来自合肥、江苏、海南等地的国资直投机构。其创始人李占猛也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当前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项目十分看重产业资源,因此在选择投资方时会优先考虑具有产业能力的资本机构。他同时表示,偏重资产的制造项目会更加容易获得国资性基金的投资,因为它们有一定固定资产投入设备等,能够对落地当地带来一定的就业和税收。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持续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是基金管理人分内的事情。政府引导基金要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除了要求财务回报外,对投资带来社会价值的诉求越来越高,因此投资机构也要能在多层次和多方面满足这些诉求,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来源: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