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将出资80亿元人民币,参与投资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4:45:314月20日,中国银行发布《关于获准出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表示,近日,该行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中国银行参与投资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参与投资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色基金”)。
据悉,中国银行将出资80亿元人民币,占股9.04%,自绿色基金注册成立之日起分五年到位。
中行方面表示,本次投资的资金来源为中行自有资金。本次投资是中行践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助力国家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支点,有助于中行相关业务拓展。
早在去年7月16日,中国银行就曾发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公告称,中行与财政部及其他24家机构签署《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拟向绿色基金出资,中行出资金额为80亿元。如今,这一投资计划终于获准。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14日,由财政部等26家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88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据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含母基金职能。
据官网披露,该绿色基金将按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外部性强的绿色发展领域,促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银行业的绿色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业务板块。作为国家级母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收获了多家国有银行的投资,中国银行在认缴80亿后,将与其他几家国有大行并列成为该绿色基金第二大股东。
除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外,中美绿色发展基金、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均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投资。
当前,碳中和的热潮,正在VC/PE圈内迅速蔓延。
在去年下半年,碳中和已经成为各行业广泛关注的热词。今天两会召开之后,更是为碳中和的迅速走红添了一把火。两会上,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为2021年八大工作重点之一。
在国内科技巨头积极推进碳中和计划的同时,众多国内投资机构则纷纷加大“碳中和”领域的投资布局。
3月21日,上市公司协鑫能科发布公告,将与中金资本拟合作发起设立一支以“碳中和”为主题的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首期规模约40亿元。
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该基金也是目前国内首支绿色科技企业携手创投机构成立的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将积极与企业和政府合作,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生态。
同一天(3月29日),母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也发布了股权投资行业首份碳中和战略声明。
此外,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也表示,在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上,市场化的PE/VC机构大有可为。绿色转型成为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投资正当其时。
近日,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在演讲中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我国股权投资行业义不容辞的投资责任,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他建议,政府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应该更多支持关注碳中和项目的投资基金;各类有政府基金支持的母基金、S基金,应该优先支持碳中和基金的股权份额转让;鼓励机构投资人,特别是社保基金,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学基金,家族办公室等长期资金,更多关注和投资碳中和的基金
不少人认为,2021将开启碳中和元年。
2018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在《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在第四条中指出建议“有条件的基金管理人可以采用系统的ESG投资方法,综合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因素落实绿色投资。”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在协会注册的、冠名为绿色的各类基金共有700多只,但绝大部分投资于绿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术的绿色项目,很少有基金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内的 PE、VC 近年来投资热点集中于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在绿色技术企业方面的投资规模较为有限。
不过,在当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投资正在股权投资行业兴起,ESG投资也将成为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的投资原则。(金融小镇网转载自母基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