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私募老总开滴滴,究竟是不是中小私募困局?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4:46:38

近日,一则“赚钱太难了,私募老总转型开滴滴”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被转载,吸引了不少网友们的关注。

“人到中年,只能务实”一句话道出私募人士的感慨,也反映了当下中小私募生存的窘境。

头部的私募机构往往有着雄厚资金,配置了较强的投研团队,以及相关的客户资源渠道,有利于稳定投资风格的形成以及长期收益的增长,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可,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

而规模较小的私募机构的生存现状却是另一翻景象,成立时间短且投研人员稀缺,从而也造成了业绩表现不佳,发展缓慢的困局,私募行业的“马太效应”也愈发明显。

0ab9c24792218b49d51bb49e07b3f8cd.jpg

私募洗牌

事件的主人公王先生据说原是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名)的总经理,离开私募行业后还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开设账户,分享生活和转行开网约车的观点。正好赶上近两年的自媒体爆发时代,现在王先生的“网约车自媒体-不得不佛系的老王”短视频账号在社交平台拥有21.9万粉丝,视频获赞超110万。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海松私募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对方告诉记者对此事不甚了解,相关事情正在核实中。海松私募旗下确有私募基金产品正在运营,或受去年疫情和金融大环境影响,海松私募整体团队人数较少,2020年海松私募年报显示公司仅为6人缴纳社保(注册信息显示公司50人以下)。

天眼查APP显示,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名为华瑞星辰资产,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主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海松基金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共发行过4只私募基金产品,现运行的只有一只“海松混合策略三期”的复合策略私募基金,其余都已清算。

“海松混合策略三期”成立于2020年1月,成立以来的收益为26.02%。在一季度股市震荡回调的背景下,该基金的收益率为-5.06%,跑输沪深300指数(5123.489, -40.68, -0.79%)(5123.4890, -40.68, -0.79%),区间最大回撤率为-16.92%,现基金净值为1.2602。

在最近更新视频中,王先生还分享了从私募总经理到转行滴滴司机的心路历程,他坦言转行算是明智之举,风光无二的只有徐翔和王亚伟等私募大佬。

近年来受金融市场大环境影响,私募头部公司强者恒强,除了这次被报道从私募转行滴滴的王先生,此前私募基金经理转行做外卖骑手、卖保险的事情也有见报。

王先生在分享的视频中表示,募资难是现在私募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少人都拿到私募牌照,从中分一杯羹,但历经股市动荡和私募洗牌后,如何生存下来是中小私募面临的问题。

中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表示,规模小的私募比大型机构少了个维度,基本上与普通的散户一样,只能进行跟投等方式,无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何走出困局?

据证监会消息,在经济下行和内外形势压力下,私募基金逆势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管理人2.46万家,备案私募基金9.68万只,管理规模15.97万亿元。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两年来,百亿级私募梯队加速扩张。截至4月初,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境内私募机构共有77家,数量比2019年上涨了一倍。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百亿私募有15家,包括中科招商、东方港湾、通源投资、林园投资、大普资产、淡水泉、星石投资、中欧瑞博、银叶投资、明石投资、伊洛投资、敦和资产、平安道远投资、合晟资产和乐瑞资产。

记者注意到,成立10年以上、至少有一只私募产品运行的656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中,近八成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

苏州证禾私募基金总经理丁开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小型私募的生存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是运营合规化,包括了公司的人员、财务税务、营销、客户管理等,也包括私募基金产品发行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再有就是团队稳定、股权构架、利益分配等问题。

在2021年2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8 年度私募基金管理人财务分析报告》显示,协会登记在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一共有24448家(不排除现已注销)。2018年度实际获得营业收入的管理人有15600家,另外,有6533家无管理收入,这些零收入的管理人分布在第三梯队(3100家)和第四梯队(3400家)。

其中,5亿以上的中大型规模的管理人只占样本数量10%以下的比重,但其管理规模占样本总规模的比例却高达83%。

第二梯队证券类管理人和股权、创投类管理人人均薪酬分别为 21 万元和 31 万元。此外,不同机构类型管理人的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在营业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差异较大。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出台的资管新规和越来越严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要求,也使得不少资金相继“出逃”,中小私募面临“人才少、募资难”的问题,投资策略难以实施。

丁开忠表示,特别是在政策环境层面,小的私募处于“边缘”位置。同时,私募行业生态圈包括证券公司、托管机构、私募传媒等往往也关注头部私募。

而对于中小型私募如何走出现在困局,丁开忠认为,私募基金管理是市场化非常高的行业。优胜劣汰在所难免,一旦成功后也获得超过一般行业的财富效应。中小型私募要想走出“困局”,应该坚持合规运营并树立品牌,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拥有持续良好的产品业绩表现,同时完善核心团队的利益分配和股权分配。(金融小镇网转载自华夏时报)


标签: 基金 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