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金融协同发展的四大“双城”模式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4:13:092020年,天府金融指数报告的主题是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已经形成了中心城市经济金融协同发展的四个“双城”模式,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首先是上海、杭州模式。上海以传统金融为核心、杭州以新型金融为核心,形成了“双核驱动、优势互补”的模式。上海明确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不断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全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杭州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特点,带动长三角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推动整个长三角地区金融与科技融合。
其次是北京、天津模式。依照京津区域功能定位和各自优势,实现“北京引领、错位发展”的模式。北京依托其作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和重要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的优势,增强金融辐射能力,提供先进金融创新发展经验。天津积极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强化金融创新运营,加强自贸区金融改革,促进京津金融市场融合,完善特色金融产业,培育新型金融机构,从而打造成为“国际化、多元化、高效化”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中心。
再次是广州、深圳模式。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金融业的相互合作,呈现“深圳先行、双核联动”的模式。深圳探索跨境人民币交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在前海蛇口自贸区开展多项金融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发挥深交所平台优势,推进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和改革,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广州全力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紧跟深圳步伐,对标前海蛇口,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利用科创贷创新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在绿色金融领域,共同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联盟。
最后是成渝模式。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两地“共同建设、融合发展”。目前,两地探索推动银行间跨区域展业;通过银团贷款等加大对成渝地区重大项目金融支持力度。成立成渝轴线区(市)县经济协同发展联盟,多次召开协作会、联席会,推动毗邻的各区、县、市开展全方位合作。开通异地投资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放宽市场主体异地投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红黑名单”共享互认等协议。
针对成渝协同发展模式,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在基建、产业、开放等方面会提出重要政策,金融配套是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要综合配套财政资金、国家专项资金、金融机构融资、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等各方面资金,共同参与,才能不断地推进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实施。
陈卫东提出,成渝要打造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壮大是实现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据主导产业发展特点,创新融资方式,才能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这是支撑市场吸引力的重要基础。(金融小镇转载自企鹅号: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