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GDP计算方法完全不同,美国注水了吗,哪种更靠谱?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2-12-07 17:19:59金融小镇网12月7日讯: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为30.76万亿元,同比上涨3.9%;美国第三季度GDP为64341亿美元,环比折年率上涨2.9%。从两组数据中我们能够发现中美两国在发布GDP增长率时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我国用的是“同比”,美国用了“环比折年率”。
实际上两国在GDP方面的差异不只体现在的增长率上,GDP的计算方式上也不同,中国用的是生产法,而美国用的是支出法,方法不同是因两国国情以及产业结构造成的,那么两种方法到底是哪种好呢?先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计算原理。
生产法是如何计算GDP的?
生产法的计算思路是将一段时间内一国生产过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减去中间投入所消耗掉的商品和服务,最终得到的产值即为GDP,公式如下。
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比如,某手机制造商一年生产了10亿元的手机,采购摄像头、芯片、屏幕、传感器等花了6亿元,这家手机制造商当年贡献的GDP=10亿元-6亿元=4亿元。
生产法里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要减掉中间投入,否则会重复计算。
以手机制造商为例,对摄像头、芯片、屏幕、传感器等配件的生产商来说这些东西是他们的最终生产品,核算这四家配件公司的GDP贡献值时已经把6亿元算进去了,如果核算手机制造商的GDP时不去除中间环节、按照10亿元的产值算,那么会重复计算6亿元的GDP。
二是中间投入和企业成本不同,不需要扣除人工工资。
有的朋友可能会认为生产法计算出来的GDP不就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吗?并非如此,企业的营业利润扣除的是所有成本,而中间投入并不是所有成本,人工工资在计算利润时要扣除,不算GDP时不需要扣除。
比如,手机制造商每年支付1亿元的人工工资,计算GDP的时候用不着从4亿元里再扣掉1亿元。对企业老板来说员工工资与配件均是支出项,但从核算GDP的角度来看员工之所以获得工资是由于为企业创造了财富,这些财富包含在了最终的成品里,自然属于GDP的一部分、不能减除。
支出法是如何计算GDP的?
如果说生产法是以供给为切入口计算GDP的,那么支出法就是以需求为切入口的,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为西方经济学,计算大家为购买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而付出的总支出,公式如下。
GDP=国内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沿用手机制造商的例子,10亿元手机中5亿元卖给了国内消费者,4亿元出口到了国外,1亿元作为存货留在了仓库里。5亿元为国内消费,4亿元为净出口,这两项很好理解,资本形成总额如何理解呢?
GDP中的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了两个小项,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1亿元留在仓库里的手机就是库存增加,属于资本形成总额。
支出法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是为了防止重复计算。
比如,张三花了5000元购买了一台新手机,属于国内消费,增加5000元的GDP,一年后他将手机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李四,这3000元不能算到GDP里。消费必须与生产过程有关,二手买卖的本质是资产的二次转移,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不属于GDP里的国内消费项目。
此外,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固定资产形成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增加。比如,A公司花1000万元购买了一台新机器,将老机器以400万元卖给了B公司,A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增加为600万元并非1000万元,而B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增加为400万元。
两家公司总的固定资产净增加为1000万元(600万+400万),与新机器1000万元的价值正好一样。
理论上来说生产法与支出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支出法下的GDP比生产法高,初看好像是这么回事,手机制造商的例子中生产法计算出的GDP为4亿美元、支出法为10亿美元。
但大家不能忽略一个事实,生产法下手机制造商虽然只贡献了4亿元的GDP但配件公司还贡献了6亿元,加一起同样是10亿元的GDP,和支出法的计算结果一模一样。
事实上两者的结果就是应该一样,好比一道应用题,A同学和B同学的解题方法不同但答案是一样的。
支出法直接计算最终值,省略了中间过程,而生产法是分步计算,将每一道生产工序创造的财富单独计算出来再累加到一起。
中美两国GDP核算的最大不同点非计算方法而是内容
中国选择生产法是因为咱们当时跟着苏联老大哥混,用的是物质产品核算体系,美国则使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再加上中国重视制造业、美国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双方用了不同的GDP计算方法。
前面解释过无论是用生产法还是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数值在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与缺点,而中美两国核算GDP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内容的选择上。
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是要算GDP的,这叫作虚拟租金,很多人说美国注水GDP,因为存在虚拟租金,其实中国也有虚拟租金,这玩意不是老美独有的。不过,我们和美国对虚拟租金的确定标准不同。
美国用市场租金法确定虚拟租金的金额,中国目前为止使用的还是成本折旧法,举一个例子说明两者的区别。
假设张三在2010年花200万元买了一套商品房用于居住,房子的建造成本为160万元,2020年房价涨到400万元,同地段同面积的住房月租金为8000元。
市场租金法:每月租金为8000元,一年的虚拟租金为GDP贡献9.6万元。
成本折旧法:每年的折旧率为2%,成为160万元房子的年折旧额为3.2万元(160万*2%),加上物业、维护管理费3000元,一共3.5万元计入GDP。
并非美国利用虚拟租金注水GDP,而是中国比较低调、谨慎,少算了一些入GDP总额。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美国将家庭主妇的劳动也算入GDP里,咱们没有算。家务活是一种付出,如果自己不做就要雇人来干,接受服务的同时支付报酬,不能说美国的做法有问题,是我们不愿意往GDP里算而已。
GDP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中美两国之间的GDP总量正在被缩小,部分专家甚至认为如果我们没那么“低调”、把该算的都算进去,那么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该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总量高只代表咱们是经济大国,要成为经济强国还要在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做文章,人多是优势,如何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让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比数字本身重要的多。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与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不同,一些政策与做法看似不符合西方主流经济学观点但结合我国国情来看会发现非常有效,就比如用生产法计算GDP。
来源:畅游历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