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美女主持人转身欲成上市公司实控人,利安科技闯关IPO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2-12-30 15:19:09

b4596a72c9234a1b3caed574aa1d560b.jpg

岁末之际,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最后一场上市委审议会议也即将拉开帷幕。三家拟创业板IPO的企业幸运地搭乘上了2022年这最后一班通向A股市场的审核专列,迎来了其上市突破之机的到来。

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安科技”)便是这三家幸运公司中的其一。

如果不出意外,在该次深交所2022年度最后一场创业板审议会议上,利安科技的IPO申请将作为当日审核的首例于上午9时许准时出现在审议会议现场,接受上市委员们对其是否符合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条件和信披要求的判定与表决。

当然,若一切顺利的话,利安科技IPO能成功通过当日上市委的审议,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位昔日的电视台美女主持人也即将随着利安科技的上市成功转身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利安科技为一家主要从事精密注塑模具以及注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是集产品工业设计、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注塑、喷涂以及组装等于一体的精密制造企业。

成立于2006年的利安科技,16年来了,这是首度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据利安科技向深交所提交的IPO申报材料显示,其此次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1406万股以募集6.4亿资金投向“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滨海项目”和“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注塑件扩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李士峰、邱翌夫妇为利安科技的实际控制人,目前,二人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控制着利安科技90.95%的股份。

与大多数申请IPO的夫妻店中男强女弱的掌控方式不同,在利安科技,李士峰、邱翌夫妇二人几乎以对等的“强势”把控着利安科技的股权与经营权。

李士峰、邱翌二人除分别同样直接持有利安科技8.03%的股份外,还通过浙江铪比智能有限公司(下称“铪比智能”)间接持有利安科技73.79%的股份,而在铪比智能中,李士峰、邱翌则分别持有其51%和49%的股份,也几乎旗鼓相当。此外,邱翌还在利安科技的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创匠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持有22.26%的份额,同时担任普通合伙人。

在利安科技的经营权上,董事长虽由李士峰出任,但邱翌则直接担任着利安科技的总经理兼董事,负责着企业的日常经营。

据利安科技公开信息披露,在2002年至2017年整整15年间,邱翌的身份皆为宁波广播电视集团的主持人。

从昔日屏幕上光彩照人的美女主播到主营从事精密注塑模具以及注塑产品企业的实控人兼总经理,挥别主持人身份仅仅5年时间,邱翌便很可能迎来A股上市的敲钟时刻,纵然这一刻是许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皆难以实现的梦想。

“邱翌并非李士峰的原配,最初陪李士峰下海创立利安科技的是其前妻宋靓。”一位接近利安科技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

据利安科技此次IPO申报材料披露,2006年利安科技成立之时,由两位自然人出资认缴注册资本,其中之一便是宋靓。此时的李士峰的对外正式身份则是奉化市经济开发区招商投资中心职员、副主任。

即将由女主持人身份蜕变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的邱翌,其名字则是在2015年之后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利安科技中的,最初几年仅以挂以监事之名,直到2019年,李士峰才将总经理一直拱手相让,邱翌正式走马上任成为利安科技的总经理,而李士峰则仅保留了董事长的头衔。

不过,邱翌要想顺利从美女主持人的身份蜕变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仍还有几分不确定性可能随时终止她和利安科技的上市之梦。

从2022年5月10日正式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经过了7个多月的前期审核,利安科技幸运地搭上了该趟2022年创业板审核的末班车。

在前期审核中,监管层与外界对于利安科技最大的质疑便在于其对第一大客户的重大依赖问题。

多年来,罗技集团一直为利安科技最为重要的大客户。利安科技主要为罗技集团及其供应商提供应用于鼠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精密注塑模具及注塑产品。

在此次利安科技IPO报告期内,即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其来自于罗技集团及其供应商的收入占比最高年限曾达到85%以上,哪怕是最低的营收占比,罗技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也为利安科技贡献了70%左右。

“罗技集团对利安科技的营收贡献显然超过了监管层对大客户依赖认定的50%的红线,罗技集团显然也构成了对利安科技施加重大影响的风险,对此,监管层所要考核的除了罗技集团与利安科技之间交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外,也会重点关注这一现象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一位曾参保荐过多起IPO项目且从业近二十年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叩叩财经。

除了与罗技集团之间的交易合理性待榷之外,利安科技与其第一大供应商之间也因颇深的渊源而或存未被言明的“关联”魅影。

此外,被利安科技用来佐证其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定位属性,自诩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成长型创新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也存在指标待符之嫌。

来源:叩叩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