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不投这么前沿的,还能投什么?”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2-13 17:09:52

04814e3409aad8f5114290ce52ddddcf.jpg

除了投前沿科技项目,还能投什么?

为何当下ChatGPT大火?一方面,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无数的可能,一方面,投资人在刷屏的时候,早就已经置身其中,在我为采访做准备之时发现可谓是每家机构都已经投资了相关项目,无一例外。

更不用提开年后每个投资人必提的新材料投资。在不断跟投资人的采访中,我逐步发现,国内的投资人也在不断地分化,一边更加落地实干,一边也更加仰望星空。

前者自不必多说,芯片、汽车产业链、机器人等已经逐步站稳脚跟,甚至开始出海,比如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占到了全球的59%,后者却值得拿出来深思一下,毕竟,资本是前沿科技肥沃的土壤之一,缺其不可。

而这其中上升速度之快,我甚至可以断言,在去年的采访之中,没有哪家机构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投前沿科技,反而是要加速前沿科技的投资和布局,甚至各种输出投资策略,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很多一线机构都已经在天使轮开始团购前沿科技的项目了。

对于投资人来说,在越来越卷的科技投资中,如果想成功占得一席之地,或者先内卷胜过别人,卷到无可再卷,前沿科技项目是最佳选项。

用米磊告诉《科创板日报》的话来说就是,“投资行业也很内卷,不投这么前沿的,还能投什么?”

团购成可选项

资本可谓前沿科技的优质催化剂:有钱不一定能砸出技术的突破进展,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

以当下炙手可热的OpenAI为例:仅仅2022年,OpenAI就花费了约5.44亿美元,在其背后,2015年创建之初,OpenAI就已经收到了包括马斯克等在内的10亿美元启动资金,并在2023年微软确认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之前,OpenAI 就已完成六次融资。

反之,一朝成功,对于投资人也是巨大的回报:单单微软,据《财富》作者Jeremy Kahn透露,在完成马斯克等首批投资者回笼资金外,其将在收回130亿美元之前一直可以获得OpenAI75%的利润不说,还可以在OpenAI利润持续达到920亿美元之时,仍持有49%的股份。

这或许也是近日微软仍将向OpenAI进行一项为期多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突破的原因所在。

这样巨大的回报之前,本来,资本的动向一向是互通的,逐步向前沿科技倾斜也就不足为奇,国内也是如此。只不过现如今,大额的团购融资正在逐渐向前沿科技的早期项目倾斜,在既掺和了一脚,保障自己投进去的同时,又极大地降低了风险性。

以现如今正在风口之上的可控核聚变来说,之前,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曾断定:该领域需要投入资金量不小,可能需要10年以后在其他领域投出更多收益之后才能出手。当然,其出手的时机也比预计的缩短了一半。

这可能是因为,在星环聚能的数亿元的天使轮融资中,就挤进来了顺为资本、昆仑资本、中科创星、远镜创投、和玉资本、红杉种子基金、险峰长青、九合创投、联想之星、英诺创投、元禾原点、华方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当然,一线机构的做法是,尽量将这样的优质前沿科技项目都囊入其中:同一赛道中,能量奇点宣布完成近4亿元的天使轮融资,米哈游、蔚来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蓝驰创投均为投资方。

而且在新能源的布局上,在行业内人士看来,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大规模量产的能力未被验证,产业化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正在资本热捧的名单之上了。8年融了8轮的纤纳光电就吸纳了不少机构在其中。

更不用说早就名声在外的卫蓝新能源,其近15亿的D轮融资中,除了领投方为中国诚通混改基金,中信建投、国投创益、招商局资本、德屹资本、隐山资本、和暄资本、湖州经开、云和方圆资本、淄博景能等均在列。

就连氢能细分领域的国氢科技,都直接一口气融资了45亿元,不但是国内氢能行业迄今为止单轮融资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且单单新引入的投资方就包括国开制造、绿色发展基金、混改基金等11家。

对于机构来说,前沿机构的潜台词在于:不能错过,即便是要在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回报。即便项目仍然处于萌芽期,行业内可投资标的数量还在个位数范围之内。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前沿科技的项目,一旦开始融资,很快就会成长为独角兽。对此,有行业投资人艳羡地表示,之前可能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但现如今的前沿科技项目直接变成了香饽饽,动不动就估值过百亿。

去年,投中网曾写过量子计算,三家独角兽之后站着三位院士,也吸引到了一票的投资机构们。这其中,本源量子的10亿元B轮融资中,直接容纳了深创投下设的红土基金、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国内17家知名投资机构。

众多投资人赌的是,根据IBM的路线图, 到2030年量子计算可能达到上百万量子比特,预计在未来15至30年可创造4500亿至8500亿美元市场价值,即便在3至5年内,其价值只有50亿到100亿美元。

在投中信息《2022年度VC/PE报告》中的细分热门行业交易量级的比较下,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能源及矿业、汽车行业等领域大额交易占比较多,更为吸金。

正如毕马威报告中提及的一样,2022年中国的风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符合政府政策领域的公司;二是技术和商业模式难以复制的公司。

而在这些赛道中,符合上述两者条件的,且可以提前下注的,非细分的前沿科技项目莫属。

越投越前沿

其实,不止一位投资人在采访中对于自身选择前沿科技标的进行投资流露出了自得之意。

为何?某位投资人的话很能说明问题,其告诉投中网,如果投资一些能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前沿科技项目,虽然可能失败,但本身这也符合风险投资的本质。

毕竟,一旦有最新且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出现,一旦押对,就可能赌对一个时代,正如当下的苹果、谷歌、微软、华为、腾讯、阿里等。

当然,也有一线机构的合伙人曾对投中网坦诚,自身也不是盲目地只追逐前沿科技项目,一方面是已经投资了有回报基本盘的项目,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研判,才敢于大胆地跳起来抓住这些前沿科技的明星项目。

在我看来,这可能也跟现在气氛烘托到这里有巨大关系。

一方面,国内正越来越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所在,国内外前沿研究正在逐步同频。

以马斯克带火的脑机接口来说,2022年12月,在Neuralink的发布会上,马斯克刚将侵入式BCI的阶段性成果捧到了资本和大众面前,紧接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国内就有相关的四家初创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披露了新一轮融资,数额都在亿元之上。

即便研发成本、伦理审查等都注定脑机接口是一场资本的长跑接力赛,但也不妨碍资本之下,早就有国内优质项目布局其中。

再比如上文中提及的量子计算,当前,量子计算技术仍处于基础研发阶段,但其未来应用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市场。虽然美国是领跑者,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国外不断将量子计算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之时,未来几年也将是量子计算技术进步、商业化水平提升、产业合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阶段,国内重视毫无疑问。

另一方面,在硬科技投资至今,可选标的越来越清晰和明朗化。

这主要拆解为两个层面,政策引导之下,投资提前布局的顺势而为也是上策。

以光芯片而言,其作为现代光通信系统的核心,代表着现代光电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前沿研究的落地应用,一旦突破就将对电子信息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在采访中,不止一位投资人将投中光芯片的明星项目当做人生梦想,除了本来就有的产业情怀之外,也是看到了巨大的产业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就显示,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60.43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66.72亿美元,预测2022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将达到81.32亿美元。光芯片作为光模块核心元件有望持续受益。

而这给了资本不断加注的底气:近日,柠檬光子就宣布其完成了深创投、深圳高新投联合领投的B2轮融资,此前,其刚完成由飞图创投和卓胜微电子联合领投,老股东愉悦资本超额跟投的 B1 轮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额达数亿元。

另一层面,可选的标的出处非常明晰化,让投资人完全可以“按图索骥”。

我听到的爆料是,某一个非常细分的前沿科技赛道,当下在百亿规模左右,已经有一线机构完全将所有的项目都投资了一遍,非常符合之前“互联网投资”的做法。

当然,更多的是,以正在梳理的自动驾驶投资版图中可投标的的分布看,百度、小马智行等或已经是行业黄埔军校,或正在成为黄埔军校;清华、中科院等也已经被投资人分门别类探查清楚并深度投资了。笔者都完全可以如数家珍地分清楚这其中的门路,更何况早就置身其中的投资人们了。

当然,随着风险投资机制的日臻成熟,也使得更多机构逐步可以拉长投资和回报期的时间期限,可以在诸如GPT等项目不断突破的时候获得一个不确定性之中的确定性,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