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股”一个充满机遇的深坑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2-21 16:45:11有了“元宇宙”,怎能没有“元宇宙概念股”!
那么,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到底包含哪些个股?这些企业中哪些能在未来异军突起?应该如何看待元宇宙概念股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呢?下面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元宇宙(Metaverse)一词被首次使用,经过近三十年的酝酿,终于在2021年爆发,这一年也被称作“元宇宙元年”。
在这一年,元宇宙三个字变得妇孺皆知,在全球范围的注视下,众多企业名人投入到这个崭新的赛道,而国内的“元宇宙概念股”也在2021年9月份正式上线。
从40到140
在元宇宙概念股初现时,其中的个股有40支上下,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如今其包含的个股数量已经增加了近百支。
当然,不同平台选入概念板块的具体企业及数量并不相同,比如同花顺、东方财富网,但两者差异并不算太大,个股数量均在140个上下,并且入选企业相似度较高。
在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歌尔股份、科大讯飞、浪潮信息等等,根据流通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科大讯飞1055.99亿、蓝思科技663.73亿、歌尔股份659.69亿、中国移动585.50亿、浪潮信息540.89亿、绿地控股435.68亿、三七互娱377.97亿、宋城演艺361.45亿、芒果超媒356.06亿、环旭电子355.49亿(数据截至2023年2月16日,来源:同花顺)。
以上列举的元宇宙概念板块企业,涉及的业务涵盖了元宇宙的诸多领域,比如硬件方面,代工企业歌尔股份,光学领域蓝思科技、利亚德等;软件方面,有万兴科技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所谓的概念股并没有完全囊括元宇宙相关企业,原因与是否上市和上市地等等因素有关,比如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大厂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百度等等。另外,表格中的个股也并非全部与元宇宙产业强相关,甚至有些企业更像是在蹭元宇宙的热度。
当然,关于元宇宙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所以何为相关企业也并不清晰。一般认为,元宇宙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及内容等部分,硬件包括芯片、传感器、影像设备、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SDK、API等,服务包括虚拟平台、数字支付、内容运营等,应用及内容包括教育、医疗、游戏、社交等。
在走势方面,自2021年9月初开启后,元宇宙板块价格随着全社会的关注一路飙升,从900增至1500左右,至2022年1月达到高点后一路下行,跌破了最初的价格,此后不断震荡相对稳定,再也回不到往日的辉煌阶段。
从一蹭即涨到回归平静
在元宇宙概念风行的这两年,“元宇宙”三个字成为诸多企业的救命稻草,“一蹭即涨”的现象像极了当年互联网+的时代。
比如曾被质疑的中青宝、国光电器、映客、海兰信、中文在线等,甚至有些因此曾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
从企业财报数据同样也能看出端倪,很多企业口头上喊着元宇宙,实际仅仅是业务与元宇宙产业有些交集罢了,更谈不上ALL IN元宇宙。
以中青宝为例,在元宇宙概念走红之前,其股价长期稳定在10元以下,但在2021年9月6日,其对外宣布将推出一款虚拟与现实梦幻联动的模拟经营类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并声称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构造自己的世界并经营酒厂等,还可以在现实中线下提酒。
自此,在概念的加持下,中青宝一路狂飙,经过短短两月,在11月11日,股价峰值达42.63元/股,市值更是突破100亿。
但随后,问题接踵而至。
《酿酒大师》玩家反馈,该游戏只不过是线上卖酒的噱头。与此同时,中青宝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还发布减持公告,存在高位套现的行为。
由于问题重重,2021年10月25日、11月4日,深交所连续下发关注函,要求中青宝详细说明《酿酒大师》与元宇宙概念关联性、核心技术掌握情况、产品落地可行性,以及公司VR概念研发投入、项目开发进展、已上线游戏中运用VR/AR技术的具体情况等。
2022年1月,深交所再发关注函,其中要求中青宝说明是否存在故意制造热点、噱头等情形;以及是否存在为配合控股股东减持而故意炒作,抬高股价的情形。
在数月的质疑与回复中,最终在2022年5月中青宝自揭“马甲”,股价也一路下行。
当然,中青宝的问题并不是特例,还有多个被质疑的企业也有着同样的发展逻辑。
真正的元宇宙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蹭概念也好,ALL IN也罢,都是为了自身发展,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在这众多企业中遴选出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从而投资或者加入,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于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前边我们说到,包含其中的并非必然是强相关,不在其中的也并非没有关联。
概念股只能作为我们选择的一个参考,真正的关键点不在此!
元宇宙是技术驱动型的产业,一般认为其包含人机交互、电子游戏、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及运算、数字孪生,六大技术。当然,随着不断的发展,这些技术的领域和细节还会不断变化。
未来企业要想在元宇宙产业立足,构建护城河,就必须要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建立门槛,在竞争中崭露头角。
所以,判断一个元宇宙企业能否在未来异军突起,要重点分析其是否愿意将研发投入放在元宇宙相关技术上,其核心业务是否与元宇宙相关产业强绑定。
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讨论元宇宙的发展阶段要将视线放长远,时间周期拉长,目前来说,元宇宙产业十分稚嫩和脆弱,更多的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这就决定着,高投入、低回报,还是元宇宙产业的普遍现状,而这一问题将极大考验相关企业的生命力。
近年来,元宇宙概念被炒的风生水起,潜力被不断挖掘,但这不能掩盖上述的真实现状,对于真正热爱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想投入到元宇宙的建设工作中,还是要在该领域投资,都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
机遇or深坑?
特别是在2021年,元宇宙板块股票大涨大跌,受消息面的影响非常明显,大众普遍关注度高,也导致众多企业纷纷蹭起了概念,口号喊得震天响。
进入2022年,虽然有所缓和,但势头依然不可小觑,无论是新注册元宇宙企业、元宇宙商标,还是相关的软硬件产品,都有泛滥的迹象。
但随着业绩的悲观结果逐步体现,元宇宙相关的行业和股市泡沫逐步释放,人们纷纷怒喷元宇宙就是个大坑。
由喜到悲,从疯狂到理性,今天大众对元宇宙的看法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看好其前景,有人怒喷啥都不是。
也许我们不应该过于在意元宇宙这三个字,而是把心思用在更加具体的工作中,比如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内容的生产与优化、标准的讨论和制定,还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毕竟元宇宙的成熟需要十年甚是几十年的积累。
好在目前,元宇宙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据元力社统计,元宇宙市场规模正不断壮大,从2020年的500万美元增至2021年的1700万美元,至2022年已经达到28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5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在投融资方面,2022年全年,国内元宇宙投融资总额达到130多亿元,较2021年55亿元增长明显。同时,参与投融资的企业开始把元宇宙概念和国内环境、自身业务结合,向个性化、商业化方向过渡。
当下,企业在“元宇宙+”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同时,国内各地区频频推出元宇宙发展规划,相信在未来,元宇宙产业将孕育出众多的机遇。
问题与机遇并存,经济风险、沉迷风险,法律、伦理、隐私等等问题同样严峻。
当然,还是那句话,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至于元宇宙概念股,可以是发展道路的铺路石,也可能是绊脚石。
总之,元宇宙拥有美好的前景,目前也有了些许成就,但要注意的是,元宇宙绝对不是一个短暂的风口,未雨绸缪可以,但忽视现状强行跟进并不明智!
毕竟,元宇宙更像是一条充满机遇与深坑的道路,它指明了一个方向,却又没人能看到尽头。
来源:元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