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全球金融中心PK战,青岛VS成都,优势何在?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4:39:42

金融不活,城市在竞争中就难有话语权。作为现代经济核心,金融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近日,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发布,中国内地共有12座城市跻身本期榜单。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北深广之后,成都和青岛排名上升较快,分别以综合得分678分和665分的成绩位列全球35和42,分别较上期增长8和5个位次,领先于杭州、天津、大连、西安、南京和武汉。

fcde4625d30d7750937a0824e11016b5.png

虽然是榜单中排名临近的两座城市,也都是金融迅速崛起的态势,但比较来看,两座城市在金融业的资源底蕴与发力路径却各有不同。

具体到各细分榜单。在“声誉排名前15位金融中心”榜单中,青岛位居第2位;在“有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15个金融中心”榜单中,青岛排名第5位,证明了青岛打造金融中心的潜力。

而在金融圈内“声誉”的提升与“潜力”的被看好,其实与青岛乘开放之势而崛起的城市行动密切相关。2020年,青岛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30个重点项目在会议期间进行云签约,发布《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2020)》;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备案私募基金数量较2018年翻一番,同比增速全国第2;基金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这都是青岛借用资本力量汇聚全球资源的成功实践。

在金融业态的丰富上,集齐七大类金融牌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无疑是青岛的金融工作亮点之一,这不仅意味着越来越多资金可以汇聚在青岛,而且青岛法人金融机构种类的增多,也意味着金融产业体系的日趋完善。在金融“加速跑”的发展态势下,去年青岛新增金融机构59家、达280家;新增上市公司18家、达59家。

db24a6385d2081542f49dd44abd32b06.jpg

对比的话,成都在指数报告中的亮点则更突出于金融科技专项排名,位列第25位,高于综合排名10位次。

在金融科技上的排名靠前,不仅是因为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加码发力——2020年成都高水平建成运营617.5万平方米科创空间,国家级双创载体达7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6000家(青岛则预计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而且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一环——人才链上,56所高等院校尤其是有“中国金融人才库”之称的西南财经大学,正为成都金融的发展持续稳定输送高素质人才。在同样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榜单中,成都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六。

更重要的是,成都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与城市能级的提升呈正相关。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成都继获得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后再次被赋予国家战略使命。也正是随着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的城市定位的转变,成都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2020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2114.81亿元,同比增长7.7%;截至2020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36万亿元、4.11万亿元。

如果说青岛金融的乘势而上与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双节点”作用凸显明显相关的话,那么成都金融的飞速向前则更突出科技创新与城市能级的提升。这并非说青岛在金融发展上相对“内劲”不够,而是因为虽然同为开放版图上的“枢纽”城市,但是城市的开放面向与资源禀赋本身就差别很大;这也并非说青岛与成都的位次对比就理所当然,前位标兵的发展路径,也是青岛下一步要发力的重要借鉴。

src=http___dpic.tiankong.com_sm_8a_QJ9124775264.jpg&refer=http___dpic.tiankong

除了金融产业自身发展这一条主线之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主线,这就要求城市实体经济要有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活力,要有企业与项目作为金融赋能的基底。涛君曾经采访过一家深圳的资本公司,谈到投资环境的时候,公司的负责人说,资金的多少与项目的大小也是相关的,哪怕自己有加大投资的打算,那也得有合适的项目和企业作为方向与依托。

因而,如果对比青岛与成都两座城市的市场主体的数量的话,排名的差距就更容易理解:青岛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36.4万户,增长12.8%;市场主体达179.8万户。成都2020年新登记市场主体61.8万户,增长15.6%;市场主体突破292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也是金融“输血”能力是否激活的重要标准。2020年,青岛深入推进金融辅导员制度,组建189支金融辅导队深入企业,辅导企业3847家,摸排有融资需求企业2323家,完成放款676.5亿元。

青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但是对比在榜单中排在青岛之前的成都,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同财政部门以“央行再贷款资金+财政贴息奖补”方式,引导撬动金融机构投放低利率普惠小微和制造业贷款超过1000亿元;对比在榜单中排在青岛之后的杭州,2020年21家在杭银行共为重点项目新增贷款1336.17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连续四年超千亿。

通过与其他城市对比体现的问题,是差距更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这种变化的意愿与行动也正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动力:

意识到要以产业的眼光来对待金融,青岛连续派出3批专业实训队赴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

意识到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青岛正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在全市范围内出台打造未来金融科技中心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

意识到金融“输血”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岛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好“金企通”等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银行、基金、创投风投机构加强与企业对接,制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更好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而且,青岛还加快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建设,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活动,争取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

在金融青岛正在拿出更多的办法,让财富与资本“活”起来,让金融的产业能力匹配城市的国际辐射能力。(金融小镇网转载自爱青岛)


标签: 金融 青岛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