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式增长 “券结模式”基金规模已超3700亿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1-12-27 15:47:46金融小镇网12月27日讯:自2019年券商结算模式由试点转入常规,近两年实施券商结算模式基金出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目前已有64家基金管理人旗下246只基金采纳这一结算模式,该类基金管理总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并诞生了多只新发“爆款”基金。
券结模式基金增至246只
管理总规模突破3700亿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目前已经有64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实施券商结算模式,基金数量增至246只(份额合并计算),在所有基金中占比为2.7%,产品类型也从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拓展到QDII、公募FOF等类型。截至今年三季末,实施券商结算模式的基金规模已达到3745.55亿元,并呈现不断扩容的态势。
从实施券商结算模式的产品看,新基金占据主流,2021年就有122只新基金采取“券结模式”,也有部分老基金开启了结算模式的转换,将“托管行结算模式”转为“券结模式”。比如,12月以来,已陆续有长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华泰保兴价值成长、万家经济新动能、富荣中证500指数增强等多只基金发布公告,启动或完成基金的证券交易模式转换工作,由托管人结算模式改为券商结算模式。
针对上述现象,博时基金券商业务负责人王鹤锟表示,券结模式基金发生“井喷”现象,主要是财富管理机构与资产管理机构共同促进的成果。具体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双升”:一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带来公募产品供给数量和产品策略多元化的双升;二是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日益成熟,带来定制化产品配置需求和基金选择专业能力的双升;三是券商零售渠道作为公募基金大零售板块中增速最快的合作方,带来了公募基金提供针对性产品策略打磨意愿和特色化陪伴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性的双升。
南方基金也表示,将“托管行结算模式”转为“券结模式”,一是符合监管鼓励的方向。二是管理人深度绑定券商,有利于借助券商做好产品持营和投资者陪伴。
事实上,在2017年底,证监会就开始逐步推进公募基金的结算模式由银行结算转变为券商结算。2019年证监会下发《关于新设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转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新设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从试点转入常规,并鼓励老基金公司在新发产品时采用新交易模式。
“券结模式”发展空间巨大
老基金调整或难常态化
展望未来,王鹤锟表示,随着业务模式的普及和资本市场的创新,公募基金在券结模式的探索将更为常态化和多元化。例如:ETF的券商结算模式、公募基金公司的精品专户产品券结模式、融券对冲的券结模式等。
沪上一位公募市场部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存量的产品修改合同,由托管行结算改为券商结算,可能是出于基金持续营销的考虑,券商渠道的销售能力在提升,尤其是券商渠道的客户以股民为主,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在偏向权益类基金的持续营销中,有利于基金继续做大规模。
“券商对于券商结算模式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上海一家次新公募基金也表示,相较于托管行结算模式,券商结算模式的优势是更便于进行投资敞口的风险控制,且不涉及最低备付金、结算保证金的缴纳,某种意义上资金效率更高。目前不太便利的是,对佣金的调配不如托管行结算模式灵活,但随着多证券资金账户的实践,这一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券商结算模式发展空间巨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管理人选择和券商合作发行券结模式产品。”南方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券结模式将趋于常态化,但也有一定制约因素,一方面涉及交易、估值、清算等系统改造升级,投入成本较大;另一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对比,券商在销售能力上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对比券商结算模式与传统结算两种模式,南方基金认为两者主要在交易账户开立、交易席位使用、交易系统、资金交收、资金占用、结算数据和对账单获取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与传统的银行结算模式相比,券商结算模式牺牲了一定的效率,但该模式下公募基金的场内交易由证券公司对其交易账户资券足额、异常交易等事项进行监控和管理,不存在账户透支风险,可以更好地消除交易结算的风险隐患。不过,老基金调整交易结算模式预计不会成为一种常态。
来源:中国基金报
金融小镇网(www.financetown.com.cn)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金融小镇网|创投小镇网是中企报集团旗下金融园区综合资讯平台,汇聚各省市金融小镇/创投小镇发展动态,聚焦金融、创投、私募等热点资讯,服务金融类投资类企业,免费提供入驻咨询、优惠政策申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