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每周监管资讯 2020年10月12日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0-10-14 14:25:12一、监管动态
(一)交易商协会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层分类管理细则》等文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政策精神,切实提升债券市场开放水平和质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层分类管理细则》(简称《细则》)《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文件表格》(简称《表格》),优化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管理工作。
本次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秉承注册制理念,完善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流程,优化信息披露规范,提升业务便利性和透明度,着力建立熊猫债发行的正向激励机制,提升银行间市场开放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细则》适应境外企业差异化需求,结合国际国内经验,搭建了境外企业熊猫债分层管理框架。一是形成熊猫债分层管理机制,为境外优质跨国企业提供发债便利;二是引入统一注册机制,允许境外成熟层企业适用多品种统一注册;三是提高注册效率,分层次缩减预评时间;四是稳妥放宽主承销商家数限制。
《表格》建立熊猫债信息披露规范,明确不同层次境外企业的公开、定向发行信息披露要求。一是建立境外成熟层企业专项募集表格。在保护投资人基础上,实现全球披露一致性,引导优质跨国企业公开发行;二是明确熊猫债公开和定向注册文件要求;三是根据熊猫债披露时点、文件翻译等特殊性,明确适应熊猫债的披露语言、频率、时间等。四是突出重点,加强对熊猫债特殊风险、法律适用、跨境税收等事项的披露要求。
在便利注册发行的同时,本次熊猫债优化工作还加强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约束,有针对性地增强投资人保护。同时,按照“适应企业特点、衔接境内做法、接轨国际规则”的原则,充分加强境内外衔接。
本次熊猫债优化工作,有助于满足境外企业差异化需求,提高注册发行便利,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和投融资开放互促机制,提升市场开放质量。近年来,熊猫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制度流程日益规范、发行人类型不断丰富、产品创新更加活跃,在服务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以开放促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8月末,共有52家境外发行人在交易商协会完成注册熊猫债6130.1亿元,累计发行2591亿元。
后续,交易商协会将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精神,促进熊猫债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推动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
(交易商协会官网)
点评
《细则》和《表格》从分层管理框架、信息披露规则、风险防范机制和境内境外衔接等四个方面,对非金融企业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进行了优化。此次优化后,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熊猫债将更加便利,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投资人保护机制更加完整健全,熊猫债业务与境内债业务在机制流程上衔接更加紧密。
(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依法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资质资格的审查标准
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其经营范围由其章程确定,并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办理经营范围登记,以向社会公示其主要经营活动内容。招标人在招标项目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不得以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作为确定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的依据,不得将投标人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采用某种特定表述或者明确记载某个特定经营范围细项作为投标、加分或者中标条件,不得以招标项目超出投标人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为由认定其投标无效。招标项目对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有明确要求的,应当对其是否被准予行政许可、取得相关资质资格情况进行审查,不应以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审查代替,或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明确记载行政许可批准证件上的具体内容作为审查标准。
二、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引导和监督招标人根据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施常态化的随机抽查,严厉打击各种不合理排斥或限制投标人的行为。加强改革创新,分领域探索简化淡化对投标人经营资质资格要求,逐步建立以业绩、信用、履约能力为核心的投标人资格审查制度。加快全面推广电子招标投标,推进招标投标信息资源互联共享,为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三、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做好企业登记工作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要求,稳步推动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工作,使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办理相关业务,提高经营范围登记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做好对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说明和服务。要积极做好与各相关部门行政许可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各相关部门合理规范使用企业经营范围信息,减少对企业经营范围的行政强制性要求、限制或者变相限制。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标投标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四、形成各部门共同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的工作合力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要会同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以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工作为契机,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同维护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的工作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协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起草制定含有不合理排斥或限制投标人内容的政策措施。发展改革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以及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要将妨害公平竞争行为作为招标投标日常监管重点,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建立投诉举报线索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国家发改委官网)
点评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国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在参与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平等待遇。《通知》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平等参与招标投标的营商环境。
二、观点聚焦
(一)刘晓春:农村金融如何破题
近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撰文对农村金融问题展开评论。刘晓春称农村金融问题,依然是那些金融问题,解决的方法依然是金融的方法,数字科技可以在实现金融解决方案中起到部分作用,但数字科技本身不是金融解决方案。
慈善式的、扶持性的农户贷款,不应是农村金融的主攻方向,实际上从商业趋势上说,这是一个不是需求的需求。
目前的问题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旧动能也恰恰是在县域。之所以民间投资下滑,与县域经济中,处在传统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既面临着传统行业收缩的压力,又找不到新的投资方向有很大的关系。
新旧动能的转换,除了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很关键的一个领域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要突破这个局限,光靠金融是不行的,农村需要新一轮的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重新激活农村市场,真正开启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并以此激活整个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二)王雍君: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怎样的财税体制?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撰文对我国财税体制展开评论。王雍君认为为系统回应日益复杂棘手的治理挑战和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为财税体制确立系统的改革观至关紧要。
系统改革观涵盖三个支柱:(1)“做正确的事”,即在确保遵循良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协调一致地全面追求三级理想财政成果——财政纪律、有效配置和运营绩效;(2)“正确地做事”,即确立紧密联结良治原则和财政成果的制度机制,焦点是预算-政策间联结、基于经济分类的支出整合和绩效导向嵌入预算过程;(3)“负责任地做事”,即坚定地把强化与改进财政受托责任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系统改革观应被统一应用于财税体制的三个支柱——税收制度、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和政府间财政安排。只有在系统改革观被普遍理解与有效运用时,财税体制改革才可望告别“永在路上”的窘境。(网易研究局)
(三)彭文生:美国通胀风险被低估,中国需关注债务可持续性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从现代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再次阐释了他对于现代货币理论及相关实践的思考。
“疫情打断了经济内生的周期波动,使得实体经济波动和金融包括资产价格脱节,这种脱节是暂时的。”彭文生认为,未来的演变路径取决于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操作。
在彭文生看来,美国疫情后的货币增长主要是美联储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投放的基础货币,是一个典型的现代货币理论的现实应用。由于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和美联储开始施行平均通胀目标制,今年美国财政投放货币大幅增加了未来2-3年的通胀风险。
而中国今年的M2增长主要依靠信贷扩张,尤其是企业部门债务大幅上升。彭文生认为,这种信贷的扩张将延长金融周期,所以明年的金融周期可能进一步延伸,调整的压力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开始显现。
“从对GDP的比例来讲,过去十多年中央银行一直在缩表,这就是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金融体系的问题。央行一直在缩表,而整个经济需要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提供货币,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断在扩张。”彭文生提醒,未来更重要的是增加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在金融层面央行要扩表,不能过度依靠商业银行扩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转自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