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产投官宣15.1亿新基金,或许是最懂工业的CVC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7-28 16:09:067月19日,工控行业龙头公司汇川技术(300124.SZ)发布公告,宣布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汇川产投”完成首只产业基金的第二轮扩募,终关规模15.1亿元。
汇川技术有16名创始股东来自于华为电气,素有“小华为”之称,二十余年来不仅一路成长为中国本土工控的龙头,A股市值近1800亿,并且能够与西门子、ABB、安川、三菱等外资巨头同台竞技。
中国一级市场上CVC群体的强势崛起是近两三年的事,而汇川产投的入局其实还要更早一些。
早在2017年,汇川技术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汇创新(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内称“汇川产投”,专业从事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少数股权投资业务。在2021年启动外部募资之前,汇川产投已经用自有资金投资了20+个项目,成绩斐然,其中包括科创板上市的“模拟芯片三杰”之一的纳芯微、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龙头裕太微等。
汇川产投自成立以来的动作稳健而低调,每一步都很谨慎。在用自有资金对外开展产业投资、构建产投体系之后,汇川产投在2021年首次尝试对外募集基金,当年首关8亿元规模。时隔一年多,汇川产投将基金规模扩募至15亿元,旨在布局技术具备行业颠覆性潜力的早期项目。此番扩募,表明汇川产投在GP之路上越走越稳,准备好迎接新的征程了。
LP阵容强大
“本土创投一哥”做基石
对于首只对外募集的基金,汇川产投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是有深思熟虑的。无论是汇川产投还是母公司汇川技术,对这只基金都非常重视。汇川产投总经理刘成告诉投中网,在决定成立产业基金之后,汇川技术开了7次EMT会议,会上讨论的内容就包括基金的募集对象是谁。
从结果来看,扩募完成后,汇川产投的首只基金LP阵容相当精悍。
首先,基石投资人由汇川产投的母公司汇川技术和深创投两家共同担任,这就为整只基金锚定了高起点和高标准。母公司汇川技术对产投的支持和价值无需赘言。深创投则是IPO数量超过200个的“本土创投一哥”,投资团队遍布全国。汇川与深创投可以说是一对顶级产业资源和顶级VC的“神仙组合”。
市场化LP方面,有国内头部券商系的国泰君安创新投母基金,有来自厦门的世界500强企业建发集团,还有高校系的清石资产等。这些LP在基金中都能发挥除了出资之外的更大作用。
在政府类LP方面,汇川产投则募得非常谨慎,只拿了苏州吴中、常州等少数几个地方国资LP的出资,返投要求都是宽口径、轻量化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相应地给项目配置了最优的产业招商政策,有效保障和支撑项目长期的规模化增长。这种谨慎的做法,一方面引入了重要的地方政府资源,同时也保证了CVC基金投资的自主灵活性。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汇川产投精心挑选的这些LP长期活跃在一级市场,不仅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都很高,而且自身都拥有强大的直投能力。正如刘成所说的,基金投资的项目在我们的LP池里可能就可以搞定后面好几轮的融资,这也反过来大大增强了汇川产投在项目端的影响力。
生态位独特
可能是中国最懂工业的公司
当下CVC在中国正方兴未艾,宁德时代、华为等众多知名的产业巨头都将触角伸向了一级市场,成立专业的CVC平台做起了投资。而在这股时代大潮中,汇川技术的入局值得特别的关注。不夸张的说,它很可能是中国最适合做VC的工业龙头企业。
基于扎实的核心技术积累,汇川技术延伸的战略赛道很多,包括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储能&能源管理。最可贵的是,在其所覆盖的每个业务赛道,汇川技术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通用自动化作为汇川技术的传统优势业务,占据当仁不让的内资品牌王者地位。2022年,其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占到21.5%,位列第一;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份额约14.9%,总排名第三,中国品牌第一;小型PLC产品市场份额约11.9%,总排名第二,中国品牌第一。
新能源汽车作为汇川技术重点布局的战略业务,其在2022年的业绩可圈可点。公司的电机控制器产品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 7%,排名第三,而作为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电驱总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 3%,位列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 3%,跻身 TOP10 供应商之列。在能源领域,汇川技术的打法是,以储能为基础,逐步延伸到能源管理等业务。2022年,汇川的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的国内出货量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22年,汇川的工业机器人业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 5.2%,排名第七;其中,SCARA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 17%,排名第二,且为内资品牌第一名。
从所处产业链位置来看,工控本身是一个颇为特殊的行业,它是智能制造时代整个工业大厦的神经系统。它的上游涉及各类芯片、电子元器件、材料,下游则涵盖了几乎所有门类的工业生产。汇川技术的工控产品广泛应用在3C制造、锂电、半导体、机床、纺织、物流、冶金、化工、新能源汽车等各行各业,甚至牧原这样的养殖企业也是汇川的客户。基本上,只要用电机的地方,都有可能用到汇川的产品。
工控产品的这一特点,让工控企业天然地对工业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而汇川技术作为中国工控行业的佼佼者,可能是中国最懂工业的公司。
这两年CVC崛起,在一级市场上吸纳了大量的资金,很多LP也逐渐开始思考CVC的局限。不久前一位母基金人士向投中网表示,CVC背景的机构可能在某个垂类里很强,可以阶段性的配置,整体而言CVC的延展性和持续性是不太够的。有的LP发现,CVC常常是第一只基金表现最好,到第二只、第三只基金就渐渐没那么多项目可投了,或者不得不拓宽投资方向,也就失去了产业的优势。究其原因,无论CVC的第一个“C”是多么强势的“链主”企业,也不能突破它本身所在的细分行业,而一个行业的容量终究是有限的。
而汇川产投打破了CVC的这一先天性藩篱。由于汇川本身所处的产业链中游环节,汇川产投可能是在不脱离主业的前提下,可投资范围最广的CVC。汇川产投目前的已投案例遍布工业软件、能源、先进制造、材料、半导体等各大主要赛道,并且所有这些项目都与汇川存在业务上的联系,放眼整个一级市场很难找出第二家这样的CVC了。
一般而言CVC要么是战略导向,生态封闭;要么是财务导向,产业色彩相应被冲淡。而汇川技术在中国工业体系中所处的中游生态位,让汇川产投有机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中间道路,让投资与产业两条线相辅相成。刘成告诉投中网,汇川产投在决定启动对外募资之前,研究过很多市场上一线的CVC,最后定下的基调是:投资不能脱离战略,同时也不能完全受战略所限。
用好产业的杠杆
不做无产业根基的CVC
从已投项目情况看,汇川产投的投资动作与母公司汇川技术的业务协同度相当高。截至目前汇川产投已经投资了50余个项目(包括产业基金和自有资金投资),其中绝大部分项目都与汇川技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业务联系。在开展投资的过程中,汇川产投与母公司的业务部门融合很深,因为汇川本身就是一座宝藏,内部有中国工业领域最一手的信息和最前沿的技术动态。
22年底,汇川产投作为领投方投资了一家薄膜电容制造设备领域的龙头公司,同轮资方还有其他产业链上的共同伙伴。这家盈利能力一流的设备制造企业此前从未对外融过资,在一级市场上鲜为人知,而其设备业务在21年的全球市占率超过10%,22年更是拿下全球新增订单的60-70%,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项目方选择这样的资方阵容,不仅是看重优秀的产业股东背后强大的资源,更是意在布局与产业伙伴合作,持续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机会。
汇川技术带给汇川产投的信息优势是巨大的。汇川产投的投资团队远不如很多大型VC庞大,但投资的触角却可以很深。更重要的是,汇川技术引领行业的技术储备,很多时候也能为投资带来直接的帮助。
对某些具体赛道,汇川产投与母公司的供应链和研发部门建立起了机制化的高度联动。这方面,汇川产投在工业软件赛道的投资是很好的案例。
工业软件是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环节之一。在海外,像西门子这样的工控巨头在数字化体系上已经有数十年的积累,汇川技术作为后起之秀要凭自身的力量在短时间内赶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汇川内部对数字化业务定下的战略是通过产业生态,搭建自己的基础工业软件体系。
而从投资角度,工业软件也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赛道,非常考验投资者的技术洞察力。基于此,汇川产投与母公司的数字化事业部探索出了独有的业务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专长,形成了1+1大于2的效果。前者扮演“市场洞察者”,以投资的触角获取外部行业信息和项目资源,掌握市场前沿动态;后者则是“技术洞察者”,从团队的技术实力、领先性等角度给出对项目的判断。在战略方向下,投资与业务形成了天然的优势互补,堪称产投界内部协同的典范。
归根结底,汇川搭建投资生态的最终目标是向客户提供综合更优的解决方案。因此,刘成介绍,汇川对产业投资的基本态度是,希望把它做成一个“业务单元”,而不是独立的子公司。汇川产投在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上充分对标市场化机构,但在业务的维度上,与汇川的其他事业部是强相关,而非一个孤岛。
投资先于业务
做CVC不是“甩订单”这么简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谈起BAT等CVC,基本上三句话不离流量。而在当下的硬科技时代,大家对CVC的印象又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甩订单”。这在一定程度上确是实情,不少CVC挥舞着“订单+投资”的组合拳在一级市场上无往不利。
但刘成并不赞同把与产业的协同简单化为“给订单”。如果仅仅局限于此,投资就成了业务的附庸,而这并不是母公司对汇川产投的定位。
在汇川产投内部有一句被反复强调的话,叫做“投资要先于业务”,即汇川产投的立身之本是专业团队的投资能力,产投依托于业务而不依赖业务。”
刘成表示,汇川内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这也是CVC的天然优势之一,能够进入汇川供应链的企业一般而言都是成熟期的项目,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已具备一定的领先性。这类项目的投资往往要求团队更多地从投资回报的逻辑出发,来判断项目的估值合理性、业务成长性和潜在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
实际上,汇川产投负责上游芯片、电子元器件的投资总监,本来就是汇川技术的研发出身,对汇川是怎么样从0到1、从1到10地导入一个供应商的全流程非常熟悉。通过把一个项目放到汇川技术的业务场景下考察,也往往可以获得对项目质地和业务潜力的前瞻性判断。当然,对于产业链上游的早期项目,发挥产业资本的先天优势,为项目提供丰富的产品定义和验证场景,汇川产投显然轻车熟路。
而工业软件赛道而言,国内工业软件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去大多封闭在航天、军工的体系内,对更广泛的工业场景了解不多。而汇川产投的介入,就能够帮助它们梳理、提炼工业场景下大批量应用的前景和机会。
行业和领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而项目获得最终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汇川产投的特色管理赋能项目迄今已落地了两期,项目调动了汇川内部各业务线的高管作为讲师,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向被投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输出汇川沉淀二十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变革经验,旨在为被投企业提供可参考、易落地的管理模型。除了投喂订单之外,产业股东更深远的价值在于作为前辈对企业家们在创业之路上的指引和陪伴,汇川产投深谙这一点。
2000亿汇川
履行“链主”使命
谈到汇川为什么要成立汇川产投,刘成谈到了三个理由。
首先,汇川技术作为中国的工控“链主”企业,有培养整个国产供应链的责任。刘成表示,在工控领域,要实现国产替代仅仅是汇川技术替代外资品牌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替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其次,工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汇川技术要继续提升产品的成本竞争力,也需要国产供应链体系的强力支撑。
最后,汇川也希望通过投资构建产业生态,从而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例如更灵活的定制,对客户更快速的响应、交付。
中国工业的智能制造升级之路才刚刚开始,汇川技术正处在各条业务线百花齐放的高速发展中。这直观地反映在了汇川技术的业绩上——汇川技术是A股当下罕见的超高市值+超高成长性的大牛股。2019年-2022年的三年,汇川技术的营收增长了两倍,净利增长了三倍多。2020年汇川技术市值首次突破了千亿大关,目前市值近1800亿,年初高点时一度突破2000亿元。
刘成向投中网感慨道,作为一家CVC,汇川产投能够有这么好的母体是非常幸运的。放眼未来,汇川产投的战略目标是基于对工业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深度思考,挖掘出较早期和水下的项目进行布局,利用汇川的产业资源帮助它们快速成长,给LP创造丰厚的财务回报,同时也帮助汇川延伸业务边界、探索可以支撑公司主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