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北交所火了!豫企“小巨人”加速集结,“专精特新”成色有多足?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9-06 17:17:09

2021年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标志着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中国A股市场第三大证券交易所正式扬帆出海,中国资本市场翻开全新一页。

两年来,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关键一环,北交所用一个个“北交所速度”,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插上了资本的翅膀。

两年来,217家公司通过北交所登陆资本市场。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4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约2亿元。

时值成立两周年之际,北交所再收政策“大礼包”,这也意味着北交所站上高质量建设的新阶段、新起点。

成立两周年之际

北交所连收大礼包

在宣布成立两周年之际,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9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专项安排。

此次出台的《意见》共有19条内容,因此也被业界称之为“北交所深改19条”。

其中包括:针对流动性问题推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转融通和做市借券制度,改革发行底价制度,优化新股发行战略配售安排,放宽战投家数和持股比例限制,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取消进入创新层前置融资要求,支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各类境外资金加大对北交所参与力度等。

据悉,《意见》按照坚守定位、发挥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中小企业这个主题,以高质量扩容为牵引,以优化投融资结构和协同推动为依托,以关键制度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流动性是交易所的血脉,是市场估值定价的重要因素。北交所开市以来,日均成交10亿元左右,流动性水平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的通常表现。

“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进北交所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流动性作支撑。”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将改善市场流动性作为重点。一方面,大力推进投资端建设,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交易活跃度。

除了发布《意见》之外,9月1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已发布首批8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七方面举措,全国股转公司进一步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

其中,在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北交所发布新规明确,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时,各证券公司不再核验投资者证券资产和交易年限,不再进行知识测评,投资者签订风险揭示书后即可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也就是说,科创板投资者将可直接参与北交所交易,从而扩大投资者队伍,增强市场买方力量。

对于北交所企业上市需满足“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要求,按照意见,北交所明确发行条件中“已挂牌满12个月”的计算口径为“交易所上市委审议时已挂牌满12个月”。北交所还调整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可将后续询价或定价产生的价格作为发行底价。同时,北交所还启动转板指引修改工作,进一步顺畅转板机制。

按照落地节奏,从9月11日起,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将扩大至全市场,同时明确新股自上市首日起自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此举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和风险对冲渠道,进一步促进市场交投平衡,提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相关券商负责人表示,这次方案分为“1+N+X”,即1个意见,N个方案和X个措施,有持续的改革措施和手段,有助于提升市场和企业预期和信心。此外,《意见》的出台分了10年长期和5年短期的规划和目标,这对明晰北交所定位和达到规模、品牌力、效率都提出来量化要求。

两周年!

北交所成“专精特新”摇篮

2021年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交易所,成立两年来,北交所扛起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重要使命,用一个个北交所速度,为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交所成立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截至2023年9月1日,北交所217家上市公司总股本296.07亿股,总市值2623.61亿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八成。上市公司中,不乏细分行业龙头和行业隐形冠军,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河南,这一数据更加优异。据统计,目前河南1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全部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河南北交所上市公司近八成。此外,河南北交所上市公司当中,还有2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家企业获得省级“单项冠军”认证。

从行业分布来看,近八成北交所上市公司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体现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的多元化创新形态。

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2.2%,平均研发强度4.46%,展示出较强的创新发展动能。

从刚刚收官的半年报披露情况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保持稳健,九成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近半数企业净利润持续增长。

实现高质量的企业持续供给,形成市场初步规模,依然是北交所高质量建设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今年6月30日,新三板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挂牌公司超千家,北交所在审企业102家,在辅企业351家,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超过四成,整体呈现发展快、盈利能力强、研发强度大的特点,市场具备常态化发行上市的企业基础。

此外,成立两年来,北交所不断优化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生态,先后上线北证50指数,推出融资融券和混合做市交易,当前财富效应初步显现,资金入市意愿改善。

数据显示,目前,合格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557万户。公募基金持仓市值超过60亿元,主题产品和指数产品共计23只,其他主动型的公募产品也不断提升对北交所投资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

在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肖玉航看来,当前北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牵引作用,与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贯通发展路径,延长各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链条,便利优质企业用好有限资源,合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总体来看,北交所成立两年来,实现了良好的开局。并且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初步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补足了资本市场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的不足,在降低上市门槛惠及更多中小企业的同时,极大地提升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肖玉航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革试验田作用明显

最年轻交易所未来无限可能

事实上,经过两年建设发展,北交所已从平稳开市逐步迈向规模、功能双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北交所规模发展攻坚期、功能完善关键期、层层互动深化期、生态培育巩固期。

如今,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以及一揽子政策的推出,肩负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重要使命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本次改革力度远超市场此前预期。”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通过综合改革强化北交所市场功能,对于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交所“深改19条”以综合施策促进“两平衡”,夯实市场可持续发展基础。一方面,促进投融两端平衡。投资端重点在于着力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更好发挥混合做市和融资融券制度功能,提升交易效率、促进交易形成。融资端着眼于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标的,优化上市路径,推进高质量扩容。另一方面,促进一二级市场平衡。统筹优化发行定价和配售机制,构建良性新股发行生态。

对于北交所的未来发展,河南本地券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认为,本次改革提出了一揽子措施,北交所后续会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完善扩大做市商队伍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北交所市场的投资环境,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使得北交所的投资价值提升,丰富A股投资者的选择标的范围。同时也将有助于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增强北交所的竞争力,对于完善多层次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未来各类投资者将更广泛、更深入参与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基础有望持续改善,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更好地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上述河南本地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对于北交所的未来,在《意见》当中,也有明确表示。

《意见》指出,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契合市场特色定位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更加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北交所品牌、特色和比较优势,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格局初步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

再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品种体系丰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带动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地、示范地、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