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拼了,宣布降税!VC心急火燎去香港募资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10-30 16:15:38特大利好,香港终于放大招了。
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这也是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内容涉及股市、楼市、投资者入境计划、大湾区、生育奖励等诸多方面,备受关注的莫过于宣布下调股票印花税率。
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对于是否调减港股印花税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以香港政府2020年公开数据为例,印花税占香港整体税收一成左右,而一成占比中又有一半来自港股印花税。
随着此次下调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东方之珠”的香港将吸引越来越多的VC涌入。
01
下调港股印花税
自2021年2月港股将印花税税率从0.1%提升至0.13%之后,关于是否应该调减印花税的争论一直在持续。
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港股买卖蓝筹成本远高于美股等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而印花税是高成本的主要“元凶”,以港股和美股对比为例,港股的印花税占总费用的92.5%。
在此之前,包括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和多数行业人士呼吁取消港股印花税。从国际上看,美国、日本和德国等都相继取消了印花税。如今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各国都趋向于降低交易成本,而港股降低印花税势在必行。因为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恢复市场流动性,也能有效打破港股持续被边缘化的恶性循环,提振市场信心。
这样的呼吁终于在10月25日变成了现实。
李家超表示,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有着显著的优势,香港股市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决定接受股票工作组的建议,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0.13%降至0.1%,并计划于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
对于此次下调港股印花税,业界普遍认为,此举释放出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带来积极影响。
截至目前,香港一共调整过四次股票交易印花税率,包括三次下调和一次上调。1998年和2000年的印花税下调,主要是与当时的金融危机相关。虽然这两次的股票印花税下调,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经济下行,但依旧提振了市场信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恒指分别在4个月、2个月后触底反弹。而2021年的上调,则引发了市场和行业的争论。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此前估算,若将印花税调降至0.1%将使政府减少约123亿港元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22年财政收入的2%,影响相对有限。2022财年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为531亿港元,印花税总计收入约700亿港元,占6.221亿港元总财政收入的11%,对香港的财政有着重要的影响。
多数行业人士认为,下调税率未必会减少香港政府的税收。相反该措施符合国际成熟市场的趋势,可以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增加香港市场投资吸引力,增加港股市场活跃度,更有助于推动市场的发展。
在今年1月融中2023资本年会上,同创伟业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郑伟鹤曾指出,税负压力、募资难、创新主体与出资主体“错位”、流动性低等是投资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共同富裕大环境下,高净值人群面临较大的税负压力,私募股权行业的高税收问题值得整个行业思考。”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则表示,对于创投行业来说,政府减税降费政策能够降低创投机构的运营成本,增加可支配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被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同时,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政策支持,例如降低创投机构股东的税负,这将有利于创投机构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02
香港是个香饽饽
如今,香港的投融资市场正在持续回暖。下调港股印花税后,这种回暖之势将会进一步加速。
毕马威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3年第三季度回顾》报告指出,尽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IPO市场仅有44家企业IPO上市,募资总额为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65%与15%。但9月以来,港股IPO节奏明显加快。截至2023年10月10日,正在“排队”的港股IPO已超过110家。
根据今年2月港交所公布的2022年全年业绩显示,2022年港交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84亿港元,净利润为101亿港元。
对于投融资机构来说,香港的确是一个“香饽饽”。
今年8月,6家内地创投机构与香港城大签署了合作协议,这6家机构分别是,联想创投、国宏嘉信(深圳)、深圳前海恒邦股权投资、投控东海、深圳中科先进产业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微禾创业投资(珠海横琴)。根据合作协议要求,6家创投机构计划累计向香港城大HK Tech 300提供约10亿元人民币的共同投资,这些资金用来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为它们将科技项目转化落地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
6家内地创投与香港城大的合作,只是诸多创投机构与香港合作案例中的一个缩影。
香港作为亚洲的中心,不仅是商业枢纽,也是链接中国和国际市场的桥梁。尤其是香港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营商环境更成为吸引投资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有着相对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率方面也较为优惠,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税收环境。
以今年4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的《2022年收入(税务宽免)条例草案》为例,其中提到,“落实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税务宽免,宽减2021至20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税、个人入息课税及利得税,每宗个案以1万元港币为上限。”随着该条例草案的发布,税务宽减建议可惠及约201万名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以及15.1万家企业,特区政府将因而减少共约143亿元税款收入。
《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也提到,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抢企业,特别与“⼋⼤中⼼”定位相关的企业,包括针对先进科技的重点企业、⾏业代表、创新和策略性⾏业。在抢企业方面,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接触超过200间重点企业,当中30间正计划落⼾⾹港或在港扩充业务,涉及约300亿元新投资额,预计提供约1万个就业机会。
在资金方面,香港也会对企业给予帮扶计划。以《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为例,通过设立100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命健康科技、⼈⼯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提供包括新建生产设置最多2亿元的配对资助等相关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还32次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
内容显示,香港将与深圳共同设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扩大香港金融机构在前海的业务范围,与深圳共同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两个园区的协同发展,建设沙头角文化旅游区,《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将深度对接深圳城市规划。
香港是结合中国优势和环球优势于一身的城市,能够在金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首当其冲的就是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扩大香港金融机构在前海的业务范围,包括参与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共建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等,促进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2022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达到805亿美元,李家超表示期待大湾区内更多机构善用香港绿色金融市场。
与广东省政府和其他机构合作,共同设立基金,也是香港特区政府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之一。这些设立的基金将计划投资于大湾区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而在“数字湾区”方面,双方还将共同发力,使两地的政务服务实现“跨境通办”。
在此之前李家超也曾谈到,香港具有五大优势,即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导全球、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拥有全球顶尖的投融资平台、是世界一流的财富和风险管理中心以及全力打造大湾区绿色中心,通过发挥香港这五大优势,助力大湾区快速发展。
03
VC/PE扎堆去募资
作为大湾区的龙头城市之一,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亚洲区内数一数二的资本市场,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家族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
何为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其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大"Domus"以及中世纪时期的大"Domo",是私人财富管理中最高端的形式,专门为超级富豪家庭提供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使其资产的长期发展符合家族的期望,目前已经成为投资领域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近些年,内地中产阶级人数持续增加,其财富中位数从2000年的3155美元,跃升至2022年的30696美元,高净值人士的人数也不断增长,内地私人财富管理市场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2023年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调研数据显示,九成香港私人财富管理机构看好家族办公室业务,认为家族办公室会成为重要的业务来源。内地贡献的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比例将在五年内,由目前的36%上升至46%,成为主要的目标市场。
与此同时,有募资需求的内地风险投资机构正在抓紧时间奔赴香港。对于他们来说,在募资日益艰难的当下,香港是一个新的募资通道,香港家族办公室对于内地VC更有布局需求。
但受到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投资等募资”的恶性循环正在愈演愈烈。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行业新募集基金数量同比下降7.6%,募集基金金额同比下降了33.0%。投资案例数共1722起,同比下降44.2%,早期投资更是下降超60%。
在这样的现状下,VC和PE的当务之下是寻找更多募资需求,而香港成为了这些投资机构眼中的“新大陆”。
李家超曾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到了发展家族办公室是打造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之一,家族办公室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的重要增长领域,去年香港这方面的资产规模超1.7万亿元。香港将对符合资格的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免,“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推动不少于200间家族办公室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今年3月,香港政府还发表了《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在吸引家族办公室来港方面推出了吸引人才、资金、优化营商环境等8大举措。5月19日,港特区政府宣布为家族办公室引入税收优惠制度,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投资利润将在港免税,以吸引各地资产拥有人来港成立家族办公室。
在近日发布的《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到了“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港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具体细节将在今年内公布。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重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随着这项计划的实施,不仅会吸引更多人才涌入,也会成为家族办公室在香港落户、开展业务的有效途径。
积极的政策支持会吸引大量家办的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地VC能够顺利且安稳的募资。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向融中财经表示,对政策的敏感和不确定性,以及对所投项目上市后的业绩未达预期,是目前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迟迟不能出手的重要原因。
募资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只要有机会能争取到更多的子弹,终归还是要去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