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基金转型, “外来和尚”VS“海归青年”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11-01 17:16:19“大多数美元LP甚至3年没来过中国”,就在年初,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的一句吐槽,点破了创投行业的无奈情绪。
研究机构Preqin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共募集资金1067亿美元,同比下降35%。一级市场难,美元基金也难,已成为行业内不言而喻的共识。
然而,就在重重困难下,两家基金都在近期传来了好消息。
一家是老牌美元基金华平投资,刚刚于9月设立首支人民币基金的它,又在10月完成了173亿美元的基金募集,刷新公司最高募资纪录 ;一家是有强烈美元基金属性的德同资本,在上周宣布了新一期科创投资基金,一举募集超15亿元,出资人包括上海科创母基金、常州市区两级产业引导基金、江西国控集团、青浦崧源创投等十家机构LP。
从两家机构的最新动向不难看出,活跃的美元基金都在积极求变,而变化的最大趋势,就是向人民币基金靠拢。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他们准备如何面对新环境、新风向、新未来?
创投市场的低迷还在持续,更低调流动的资本暗潮之中,每一股交汇的支流都格外引人注目。
01
“外来和尚”VS“海归青年”
走上转型道路之前,两家机构在中国市场中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还得从他们的前世今生说起。
华平投资诞生于美国私募股权行业萌芽的早期,最早可追溯至1939年成立的华宝公司,1966年正式成立华平投资集团。作为“外来的和尚”,华平投资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成立办事处,涉足亚洲投资。
对中国近30年的投资历史中,华平投资以美元基金的身份向超过150家企业投资了近160亿美元,医疗健康、工业科技、消费及互联网、金融及企业服务、新基建等热门领域,都是其广泛的关注领域。
其间,它摘过桃,投了蚂蚁金服、神州租车、神州专车、中通快递、中国华融、蔚来汽车等多个知名企业。
同时,它也踩过雷。2001至2002年期间,华平两次共投资5300万美元于港湾网络,但港湾网络两次上市未果,最终被华为全盘收购,华平投资耗时六年才得以抽身。
目前,华平投资仍是国内最活跃的美元基金之一。华平投资中国区总裁魏臻表示,2023年前9个月,华平已在中国投资超过6亿美元。
另一边,比起资历深厚的华平投资,德同资本则是一位不到20岁的青年才俊。同为美元基金,德同资本却是土生土长的“自己人”。
2006年前后,正是创投机构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这片广袤大陆上冒头的时代。随着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上市,国外顶级创投机构纷纷前来中国考察并设立基金,本土投资机构也开始设立,红杉、高瓴、今日资本等机构接连诞生,德同资本也是这批创投潮中的一员。
从一只1.3亿美元基金起步,德同资本累计投资了超过200个项目,其中包括尚德电力、明阳风电、银联电子支付、91无线等企业。最辉煌时,它曾一年敲钟7次。
说它是“海归青年”,不仅因为两位创始人都有着海外求学工作的经历,更因为在早期,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海外。德同资本创始人田立新早年间对媒体表示,“我们的基金来自美国,比如我们的一个主要投资人是沃尔玛集团(WalMart)的大股东华尔顿家族(Walton family)”,但他也常常强调,“尽管我们的管理结构是海外LP/GP结构,以及内部管理标准按照国际惯例,但是我们是一家本土的投资公司,因为我们扎根在中国。”
02
不同领头人背后的投资风格
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创业投资这个需要技术与艺术兼备的行业中,如何在海量“非标”项目中做出价值判断,与机构领头人的风格气质息息相关。
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华平中国已经历了三代中国掌门人的更迭,每一任掌门人都曾在华尔街或海外知名投行有过历练。
第一代掌门人孙强,是华平中国业务的缔造者,也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人之一。他曾应征入伍,负责检修战斗机飞行仪表,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成为一名翻译。1995年加入华平投资,一待就是10年,担任集团合伙人、全球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亚太区主席,直至2015年离开。
第二代掌门人黎辉,2002年至2016年担任华平投资的亚太区负责人,2017年离开,创办了大钲资本,首个投资项目便是日后在资本市场上掀起风浪的瑞幸咖啡。
黎辉离开后,程章伦和魏臻接棒,开启了共同领导华平中国的6年。两位领头人都是华平投资的老将,2000年,程章伦以分析师身份进入华平,魏臻比程章伦晚两年加入。在华平的20余年里,程章伦牵头了58同城私有化,还曾主导联合创办了锐迪科微电子。魏臻则主要关注消费、医疗领域,曾先后主导了对国美电器、银泰百货、孩子王、中通快递等公司的投资。
2022年9月底,程章伦被传准备退休,目前正在交接工作。同样在这一年,华平正式开始募集首支人民币基金。
德同资本的创始人,不仅同样有着丰富的出海镀金经历,还与国资机构早有结缘。
1993年,从美国夏威夷大学毕业后,邵俊在洛杉矶美林证券工作一年,后到香港工作。在对公业务中,他认识了上海实业副董事长、原复旦国际金融系主任陈伟恕教授。上海实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在香港成立的窗口公司,彼时的陈伟恕正头疼于公司严重匮乏海外资本市场实践经验人才,他召集了复旦在香港的校友和同学,与大家畅谈如何用香港资本市场的资源支持上海发展,邵俊决心加入。
在上海实业待了5年后,他创办了龙科创投,这是国内最早的风投公司之一,也让他认识了日后德同资本的另一位创始人田立新。
或许有过在政府投资平台任职的经验,德同资本很早便对国资抱以亲近态度。2008年,德同完成了2.5亿元人民币的德同长三角基金的募集,其中苏州园区FOF出资1亿元,其余部分由德同在海外募集,基金存续期为7年。
2009年年末,邵俊对外透露,德同资本正在募集首支人民币基金,规模在10亿元左右。2010年年初,成都银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同德同达成合作,子基金规模为5亿元,银科创投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市投控集团、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三方设立。
“现在是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最好的时候。”2010年3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田立新已经流露出对政府引导基金的欢迎,他表示,“我们投资企业拉动当地的经济,让它成为领头羊,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不管是国内国外上市,做大做强,就业越来越多,政府税收也越来越好,所以各地政府与我们目的完全一致。”
03
本土化策略:立足长三角、拥抱二三线
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管理风格,让华平与德同近年来的投资节奏迥然不同。简单来讲,华平更稳,德同更快。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1、2022年,华平共投资31、14次,德同则投资了32、8次。不过,二者在今年以来的出手频次却拉开了差距。截至目前,华平在年内仅出手一次,投了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平台领创集团,德同则出手6次,仍然保持较为密集的频率。
从投资轮次来看,华平主要集中在C\D轮,德同则在A/B轮出手更多。作为美元基金,华平近年来投了不少海外项目,如巴西的聊天机器人平台Take Blip、菲律宾数字金融公司Mynt、印度网约车服务提供商Ola Cabs,其在企服、金融服务领域的兴趣仍然高涨。德同则似乎更加专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最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具体投资项目上偏好不一,二者均看中了长三角二三线城市这块“宝地”。
例如,华平与无锡大健康产业之间渊源颇深。在众多被投项目中,药明康德、海吉亚、高视医疗、时代天使、和誉生物均已在无锡落地。同时,华平的首支人民币基金也落地在由无锡代管的江苏宜兴。
无独有偶,总部位于上海的德同资本,新一期科创投资基金也落地在了江苏的地级市常州。这只德同合心二期基金还引入QFLP资本作为基金投资人,LP中江苏省常州市德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是德同资本帮助境外投资人投资国内而设立的QFLP基金。
长三角向来是中国创投行业的高地,亦是政府引导基金最为活跃的热土之一。如今,作为开拓者的美元基金也开始在这片创投沃土中“下沉“,扎根到更”本土“的市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