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科技金融如何突破瓶颈?金融“活水”如何灌溉科创“走廊”?业界人士这么说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11-17 17:07:26

  11月16日,在2023年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上,来自政府、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的各界人士围绕科技金融话题展开漫谈。

  科技金融应该如何发展、突破瓶颈?金融“活水”应该如何灌溉科创“走廊”?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指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是稳增长的主力军,要以政策供给的稳定性、金融支持的准确性形成更多的确定性。应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来看,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包括营收下降,刚性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回款慢。

  她表示,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融资需求不振与融资难并存,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融资需求,且这一比例在小幅上升;而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反映融资仍然困难。其次,银行贷款仍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但比例在下降。以及,中小企业反映银行服务产品创新不足的比例在上升。

  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要努力做到更近、更懂,举办更多的营企对接会,减少中介机构的空间,更加靠近企业,深入研究行业趋势和企业需求。

  “对于银行贷款的需求,可归纳为首贷要扩面,续贷要便捷,金融贷要精准。在这几方面持续发力,将极大提升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金融可得性。”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21.28万家,获贷率47%,比上年末高2.7个百分点。马彬指出,由于创新活动往往投入大、周期长,仍有不少轻资产、无抵押的创新型企业面临估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资产负债、销售规模、盈利指标达不到银行的标准,看不懂、摸不准成为部分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障碍。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专班负责人余蕾认为,传统的商业银行模式在服务科创当中存在一些短板。

  首先,商业银行传统的模式在科技领域的专业性不足,金融机构在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体系化的认知,很难精准服务到科创类的企业。

  其次,商业银行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的特点匹配度低。科创企业的创新性、突破性,决定了其不确定性特别大。这种风险偏好在传统的银行里比较难嫁接。

  他表示,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的堆积,从底层上建立自己专业化的特征,才能很好地服务科创企业。

  另外,商业银行具有综合化、生态化的优势。

  “尤其是大的国有银行或者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有投资牌照、租赁牌照、保险牌照、证券牌照,我们能够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服务到科创企业。广阔的客户面使得银行建立起对产业链的宏观视角,对资金链也有宏观的视角。”

  海通证券成长企业融资部总监郝晓鹏认为,就现在的时间点而言,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因为面临投资者退出的压力,北交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审核方面,北交所相较于沪深两地交易所的进步明显更快。此外,北交所鼓励创投之外的私募投资企业,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多种基金可以投资北交所的二级市场,北交所的股票也会选择性地加入两融标地。

  关于投资者、企业关注的上市之后的流动性、估值,郝晓鹏表示,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目前为止北交所整个市盈率在20-25倍之间,基本上跟主板的发行市盈率差不多,整个板块的交易活跃度也在增加。

  “就目前这个阶段,还是建议企业做好自己的基本功。投资机构可以利用好现在的时点,跟踪企业越来越早,陪伴着企业成长,从早期一直到后期的承销保荐,以及上市之后的一系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