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图 共599家“专精特新”企业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2-06-20 14:15:35金融小镇网6月20日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等突出特征,是未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当前京津冀各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各城市、地区又具有怎样的优势与潜力?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又将发挥哪些作用?
“小巨人”企业数量,北京海淀区一枝独秀
目前,工信部公布的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4762家。结合企查查数据显示,其中,京津冀地区共计599家,占比12.58%。北京是京津冀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为255家。
在北京各行政区之中,海淀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17家,占北京总数的45%以上,与其后八个区的企业数量之和相当。“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第二的大兴区共计有41家,占比为16.08%。此后依次为顺义区、昌平区、朝阳区和房山区,数量在11-15家之间。其他各区除延庆区无相关企业之外,数量均在10家以下。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大兴区虽然拥有41家“小巨人”企业,但其中31家的注册地均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地区)。显然,海淀区与大兴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较其他区有优势。这与各行政区之间的发展定位、自身条件不无关系。
比如,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海淀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同时,海淀区又是北京高校的集聚区,中关村更集合了大量互联网科技企业。因此,海淀区的“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北京各区榜首也在意料之中。
同样,亦庄地区也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中心;首都东南部区域创新发展协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且,这些年来该地区也在大力吸引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进驻。
在上述规划中,朝阳区的发展定位更强调于国际交往功能,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区、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
因此,整体而言,在北京各行政区之间,其“小巨人”企业数量受各区发展定位的影响更大些。
从“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北京“小巨人”企业以“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数量最多,达到173家,占北京总数的67.84%;其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数量为14家,占比仅为5.49%;第三为“仪器仪表制造业”,数量为9家,占比为3.53%。可见,北京“小巨人”企业的行业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别。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的“小巨人”企业多数集中于海淀区,其数量占北京该行业“小巨人”企业总数的54.34%;其次为大兴区,占比为13.87%;其后为朝阳区、顺义区,占比均为5.78%。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量上体现出的优势,与工信部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评选标准变化有关。
第三批重点领域删除了“属于国家和各省(区、市)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特色产业等领域”,新增“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这意味着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提高传统产业使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以及促进相关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相关中小企业,将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优势所在。目前,海淀区的数字经济已呈现出“大、多、强、新”的显著特色。
滨海新区、东丽区:天津“小巨人”企业的双中心
相较于北京而言,天津各行政区之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差距相对不大。
天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210家,占京津冀地区总数的22.3%。其中,滨海新区的“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为35家,占天津总数的26.12%。其后依次为东丽区(19.4%)、宝坻区(9.70%)、西青区(8.21%)和北辰区(8.21%)。
从“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天津同样以“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数量最多,为40家;其次为批发业,企业数量占比14.18%;第三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为12.69%。这三者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56%以上。
相较而言,天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行业分类较为均衡,同时,装备制造等方向的企业占比更高。
从区域来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数量较多的行业企业也主要集中于滨海新区和东丽区。这与两区拥有相关的科技产业园区不无关系,比如滨海新区就是定位为天津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除此之外,天津还积极开拓对外合作建设,比如加强与北京中关村等之间的合作。目前,天津正在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和应用协同。
河北“小巨人”企业以制造业为主
河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为210家。
其中,石家庄、唐山和邢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名,分别为48家、38家和22家,占河北“小巨人”企业总数的50%以上。大体上,在河北各城市中,除邢台外,GDP与其“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呈现正相关性。邢台GDP在河北省内位列第七位,但其“小巨人”企业数量在省内位列第三位。
从行业角度看,河北“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共计43家,占总数的20.48%。其中,接近28%集中于唐山(12家),其次为石家庄、沧州、秦皇岛三市,各有5家,各占总数的11.63%;其次为批发业,共计19家,占比为9.05%;第三则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共计13家,占比为6.19%。
与京津两地不同,河北各城市“小巨人”企业以各类制造业为主,这与河北省整体的产业结构相符合,即以装备制造业、钢铁产业为支柱产业。这也为后续河北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京津冀“小巨人”A股上市企业数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综合京津冀三地各市、区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前十位的地区之中,以河北城市数量最多,占据6席,北京、天津各两席。在前二十位的地区中,河北占据九席,北京为六席,天津为五席。
整体来看,“小巨人”企业在河北各城市的分布较为均衡,这与河北整体产业结构较为接近,且经济体量上,除唐山、石家庄外,各地之间的差距较小有关系。
除此之外,北京、天津与河北各城市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小巨人”企业所集中的行业。北京、天津均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的“小巨人”企业最多,而河北则是以“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最多。这也导致三地企业在经营时间、上市及科研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行业上更多偏向于传统工业、制造业的河北,其“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相较于京津两地要少。截至2022年1月底,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的企业总数为351家,占比为7.37%。
根据企查查标识企业上市状态统计,京津冀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企业数量占其总数的6.01%,较全国平均水平略低。其中,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企业数量占比最高,为9.02%,河北最低,为2.38%。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研发能力往往较其他企业更强。这与其公司人员组成、企业研发投入不无关系。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全国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25%,平均研发强度超7%。
根据新京智库对京津冀地区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A股上市企业发布的2021年年报分析来看,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平均为22.71%,平均研发强度为6.84%。
具体到京津冀三地来看,研发人员占比以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A股上市企业占比最高,为26.3%;其次为天津,占比21.14%;河北占比17.80%。而从研发强度来看,则以天津最高,占比为9.27%;北京为9.13%;河北为3.15%。
实际上,具体到实际的研发投入和人员数量上,河北的投入水平并不差。
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的“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平均为403.20人,北京为247.40人,天津为201.88人。从2021年研发投入来看,河北更是以平均1.31亿元高居京津冀三地之首,中位数为0.32亿元;北京以平均1.21亿元位居第二,中位数平均为1.05亿元;天津仅为0.76亿元,中位数平均为0.65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河北研发投入如此之高,与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达5.52亿元的研发投入有关。
来源:新京报
金融小镇网(www.financetown.com.cn)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金融小镇网|创投小镇网是中企报集团旗下金融园区综合资讯平台,汇聚各省市金融小镇/创投小镇发展动态,聚焦金融、创投、私募等热点资讯,服务金融类投资类企业,免费提供入驻咨询、优惠政策申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