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万亿!这30多人“决定”了A股投资方向…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0-11-10 10:33:55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连续两年权益基金的赚钱效应明显,让一批“明星基金经理”成为市场的宠儿,管理百亿级基金经理越来越多,更有34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300亿,而资金越来越多的涌向具备知名度的基金经理,这成为基金行业历史上罕见的现象级事件。
种种现象说明,基金行业正走向“大基金”时代,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激活“大块头”的“大能量”正考验着基金行业,行业内基金经理单兵作战到团队集合作战正成为行业趋势。
34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
管理规模超300亿
2020年成为偏股型基金爆发的大年,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已经超2.6万亿,其中差不多65%为权益类基金;再加上一批基金持续营销效果良好,进一步催生了一批“百亿级”基金经理。
按照WIND资讯数据统计,在2019年底管理百亿级资金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含擅长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两类,股票型含指数型),当时达到113位,而2020年6月底这一数据达到159位。到了目前,擅长混合型和股票型两类的基金经理中,有高达204位进入“百亿俱乐部”,显然这一俱乐部的人数数量在快速攀升。
若仅看主动权益基金,目前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达到34位,合计管理规模已经逼近1.5万亿。相较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4.13万亿的总规模,差不多占到了36.32%的水平。这也意味着,这些基金经理在市场上具有极高话语权,头部基金经理对个股的定价权持续提升。
具体来看,其中广发基金刘格菘以管理7只基金规模达到843.27亿位列行业首尾,此外易方达张坤、南方基金茅炜管理规模都在700亿区间,此外,汇添富胡昕炜、鹏华王宗合、景顺长城刘彦春、嘉实基金归凯等管理规模也超过500亿。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截止日11月9日,剔除偏债基金经理)
从基金公司来看,这些“百亿”基金经理主要分布在广发、南方、汇添富、交银、中欧、富国、兴证全球、易方达等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行业趋势是增量资金涌向这些知名基金经理。数据显示,在纳入统计的1015位偏股型基金经理中,超过一半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下,和“百亿俱乐部”形成鲜明对比。而目前各大基金公司还在积极布局主动权益基金,若按照目前速度进一步发展,“百亿俱乐部”的基金经理数量还在增加。
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利与弊需权衡
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在今年明显出现,背后也是多因素影响。
“这一方面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市场的赚钱效应使得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相对高涨。另一方面,爆款基金背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投资者对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的追捧,在投资基金过程中更为重视基金经理的过往投资管理能力。”沪上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这背后是“市场赚钱效应、绩优基金经理、销售渠道力推,三者缺一不可。”此外,当下信息流动非常迅速,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资金迅速向有长期业绩的基金经理及头部公司集中。
甚至不少人士认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发展上“大基金”正成为趋势。然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过大也引起市场质疑,认为“规模和业绩”难以兼顾,从过去历史来看,也较少出现“大块头”有好业绩的案例。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分析师李颖表示,对于基金投资容量的限制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容量,池小难养大鱼;第二是特定投资策略的容量,例如小市值策略、事件驱动策略、套利策略、打新策略、非常精品化的主动策略等容量就较小;第三,三是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的能力范围和人的精力容量。解决“大规模权益基金”投资运作的问题,核心是考察规模量级是否与策略容量、基金经理能力容量相冲突。如果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只能在保持规模,还是保持策略优势之中,做一个平衡和选择。
而从目前看,不少基金公司兴起了“大团队”模式。如中欧基金在2020年做了新一轮的组织结构调整,把“小团队制”改成“中央研究平台”的结构。此外,银华基金经理李晓星在三季报也提到,随着规模的增长,组建了以行业专家为基础的基金经理团队。“基金经理团队里并不需要60分的通才基金经理,而是希望可以找到某些行业做到90分的基金经理,大家没有内耗地融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90分的基金经理团队。”
据悉,目前不少大型基金公司都有类似的计划,风格一致的基金经理形成团队来共同作战,期待即使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也能保持不弱的业绩。不过,这类模式考验投研人员团队协作的协同性和效率等,有效性有待时间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权益基金正成为基金行业争夺的主战场,而优秀的基金经理以及高质量的投研团队为基金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各大基金公司也都在采取多种方式留住和吸引人才。
转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