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观察:“基金招商”为何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6 16:19:432023年,各地“基金招商”的风继续吹。
各地政府设立地方引导基金的热情不减,以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本地、或向当地输入优质产业项目,是各地政府“基金招商”最普遍的路径和最大的“初心”。
对VC/PE机构来说,拿了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钱,配合地方政府实现招商引资的诉求,这逻辑合乎常理;社会化、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手握众多产业资源,也具备成熟的投资经验和判断项目的眼光,地方政府出钱借力,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双方诉求看似“一拍即合”,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合作实践之后,地方政府却收效甚微,甚至部分可谓“颗粒无收”,于是,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只好自己下场做GP,投项目并引进当地。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来看看地方政府要什么?对于大部分地方政府来说,发展和壮大产业的诉求都比较迫切,因此想要引进的多半都是较为成熟,能马上跟当地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发生关系的项目,但投资成熟期项目并非早期VC擅长,无论是投资经验还是资金体量都难以让其获得优质的成熟期项目。而且,即便投到不错的项目,机构在其中的股权占比一般较小,这意味着对企业的话语权也不大,因此,是否迁入当地更多还是取决于企业的意愿。
其次,即便拿了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GP还需要引进其他社会资本,这也决定了,这只基金所投资的项目不一定能符合地方的产业标准,而且不同于地方财政或国资直接做投资,该基金还需要兼顾很强的财务回报诉求。而纵观当下各地政府期望引进的产业不难发现,多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芯片制造等热门领域,这些领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相关项目很可能一投产就面临亏损,基金的财务回报也就难以保障了。
最后,正如地方国资机构人士所言,企业招商落地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背后对VC/PE机构提出的挑战是,要熟悉地方税收和招商政策、了解地方的产业资源禀赋、熟悉地方的营商环境,当然还需要对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熟门熟路”,能帮助企业解决拿地、建厂等落地发展的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而对于当前大部分VC/PE机构来说,这一切都还在起步阶段。
说到底,风险投资与地方的招商引资之间存在天然的鸿沟。某国资投资机构有关负责人曾坦言,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基金,如果绝大部分出资来自于政府或国资,这只基金就不具备完全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条件,也无法体现一个基金管理人的真正水平,这很大程度反映了政府LP对市场化基金的制约。而出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府LP也天然缺乏对市场化GP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不具备对风险投资这件事的宽容之心,因此就不难理解,政府LP时常要求GP汇报项目情况、对基金进行审计,项目失败了还要给予说明。
在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主流LP的当下,VC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市场化的专业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还可能会在种种约束中被逐渐弱化,反过来,这也不利于对科技创新的挖掘和培育。这也是为何众多头部机构大佬都呼吁,大力发展商业化母基金,只有市场化的资金才真正可能承担起投资失败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形势不断推进和演绎的结果是,创投市场分化将越发加剧,未来市场上或将留下三类投资机构:一类是有深厚的产业经验和资源、聚焦单一垂直领域的投资机构;另一类是与各地政府已实现深度磨合、紧密合作的招商基金;最后就是大白马基金,依然能独立发展。而在这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基金,很可能就会慢慢被洗牌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