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2023年Q3私募股权市场观察:一级市场处于新旧动能的换挡期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11-07 17:29:45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战略对投融资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大背景下,整个私募股权市场也正处于生态重塑时期,资金端、资产端的底层逻辑和结构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华兴数据团队对2023年第三季度私募股权市场相关数据进行了调研统计与整理分析,从数据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整体一级市场市场依然在变革的换挡期,国资全方位占据主导,泛科技赛道吸金比例创历史新高。以下是报告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3Q3“募、投、退”市场状态速览:

   【募资】季度新募资金量较上季度下跌,人民币募资市场独占鳌头,占市场98%。

  【投资】市场小幅回暖,国资全方位占据主导。泛科技赛道吸金比例创历史新高。

   【退出】退投比维持在高位。IPO退出依然为占比最高的退出方式,随着境内IPO门槛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等政策实施,退出市场表现还需进一步观察。

图片

图片

  1. 人民币和美元募资回落

  根据市场公开数据统计,本季度募资市场新增募资金额412亿美元,环比下降31%;Q3人民币募资额403亿美元,环比下降31%;Q3美元募资额为9亿美元,环比下降18%。本季度新募美元且投资境内的机构有老虎环球、CVC亚太基金、源一资本、TPG亚洲基金等。

  中国私募股权VC/PE【募资市场】

  募集金额&募集数量(季度)

图片

  注:数据统计口径说明:募集金额仅统计市场VC/PE已披露募集金额的基金案例

  注:美元募资额按可投资中国地区金额测算,包括:1)中国本土GP美元募资;2)海外GP的中国基金;3)海外GP的全球基金按20%配置中国折算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清科私募通、Preqin

  2. 国资主导基金总量高位稳定,政府背景直投基金依然强势,市场化GP与政府深度捆绑趋势加强

  本季度继续保持人民币募资占比最高位:Q3人民币募资总量403亿美元,依然占募资市场份额的98%(Q2人民币募资584亿美元,同样占比98%),人民币继续为募资市场的绝对主力。

  三季度人民币募资市场的大规模基金中(特指10亿人民币及以上规模基金),国资主导基金占比为74%,该比例近期逐季度提升并维持高位稳定(22年为65%;23年Q1、Q2分别为70%,75%)。

  2023年Q3国资GP在募资市场占比统计

图片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

  *以2023Q3期间新增资本量在10亿以上人民币基金为样本,占同期总募资额的半数(56%)以上;

  **全部金融机构包括传统金融机构(银行、险资等)与券商子公司作为核心LP和GP管理的基金

  根据华兴数据研究团队整理,政府背景直投基金本季度募资额为729亿人民币,在国资主导基金中占比61%(Q2占比67%),各地政府基金GP依然强势。

  国资GP主导基金Q3分类摘录

图片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

  本季度我们还观察到,更多市场化GP与国家队和政府深度捆绑,成为国家战略落地以及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战略合作伙伴,如:君联+社保(Q3新募规模51亿人民币),龙磐+国家中小(Q3新募规模36亿人民币),基石+安徽本土国资(Q3新募规模20亿人民币),华平+宜兴本土国资(Q3新募规模18.6亿人民币)等。

图片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

  以上所指“国家中小”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图片

  1. 投融资总额同/环比小幅回暖

  从投融资市场总额来看,Q3投融资额221亿美元,本季度环比上升40%,同比上升了5%。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而分币种来看,人民币有一定回升,美元依然处于谨慎状态。Q3全市场1882个项目里,只有66个美元项目,美元项目仅占比3.5%。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市场】

  交易金额&交易数量(季度)

图片

  注:数据统计口径说明:融资金额只统计披露融资金额的投资案例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开市场数据

  2. 泛科技赛道吸金比例创历史新高,其余赛道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本季度,泛科技赛道(硬科技、先进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吸金占比创历史新高。Q3泛科技赛道资金占比高达65%。泛科技赛道的融资额也几乎为历史最高水平(143亿美元),环比增长62%。本季度大于1亿美元融资额以上的大项目28个,超七成大额交易集中在泛科技赛道。消费、企服、医疗健康赛道融资金额均不同程度下滑:消费赛道依然延续Q2的低位,没有大项目,平均交易金额进一步下滑(91%的消费项目融资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企服赛道进一步下跌,环比下降6%,1亿美元融资额及以上项目合计2个;医疗赛道也进一步下跌,环比下降10%,1亿美元融资额及以上项目合计2个。

图片

  注:数据统计口径说明:上图右侧与左侧可比,各赛道交易数量只统计披露融资金额的案例个数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开市场数据

  从阶段上看,市场依然持续往早期项目加注。早期项目个数占比达到81%(参考值:22Q3为79%,22Q4为78%,23Q1为82%,23Q2为80%)。人民币市场早期项目的占比已经达到84%,继续维持近期以来的高位水平。美元早期项目投资占比也继续维持历史高位,为46%。

图片

  注:数据统计口径说明:上图所指“早期项目”为:融资金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项目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开市场数据

  3. 超七成大额交易项目集中在泛科技领域

  根据华兴数据研究团队整理,23年三季度3亿美元融资额及以上交易为11笔,1亿-3亿美元融资额交易为17笔,大额交易项目数合计为28笔。

图片

  注:数据统计口径说明:上图所指 “大额交易项目” 为:融资金额在1亿美元融资额及以上项目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开市场数据

  本季度大项目概览

  2023Q3市场3亿美元及以上融资金额项目(11笔)

图片

  2023Q3市场1-3亿美元融资金额项目(17笔)

图片

  4. 国资机构主导地位愈发明显

  本季度我们观察到,国资机构主导地位愈发明显。

  从全市场投融资规模看,市场化机构的资金参与度Q3为33%,维持在低位(23Q1为33%。Q2为45%),本季度国资机构在整体市场资金中的的参与度达49%,维持稳定高位。尤其在硬科技赛道,国资参与度高达到64%(比Q2的53%,进一步提升)。

图片

  市场大额交易项目中,市场化机构出手资金占比持续下降,Q3达到了新低仅17%(23Q1-33%、Q2-36%)。国资机构在大项目中,占据绝对主导,本季度大额交易中,国资资金占比高达64%(对比2023年前两个季度,国资在大项目中的参与度分别为:64%、53%)

图片

  VC/PE国资化成为确定性趋势,国产替代的本质是自主和可控,意味着不仅仅是技术,背后的资金、资源都在自主可控。23年Q3按照出手次数排序,出手次数最多Top5为:中金资本、毅达资本、深圳高新投,深创投和中科创星,这五家机构均为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

图片

  注:1)GP名称标记红色视为国资系,包括国央企、地方政府、产业背景/科研院所国有投资机构/基金、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标记黄色视为市场化机构,绿色视为互联网产业方,蓝色视为非互联网产业方。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IT桔子、企名片、公开市场数据

图片

  1. 退投比依然维持高位,“退出”是机构关注核心主线

  我们持续跟踪季度退投比值(即当季度,机构“退出公司数量”作为分子,“投资公司数量”作为分母的比例),发现从2023年Q2以来退投比飙升,Q2高位达到14.4%,本季度约为11%。(2021年开始季度退投比均值在5%-7%左右),可见从2023年二季度以来“退出”成为各家机构关注的核心主线。

  (下文所指“退出“为:历史被投企业通过IPO、并购、股转、回购及清算方式,使投资人实现退出。)

图片

  注:上图所指退出公司数仅统计有VC/PE在股权市场参投过的投资案例,对IPO的统计同时包含不同板块的借壳、SPAC等

  2. A股IPO依旧为VC/PE机构最重要退出渠道

  根据华兴数据研究团队整理,Q3退出公司家数为199家,其中IPO依然占比最大。通过IPO退出的公司数为93家,占比47%;并购退出的方式80家,占比40%;股权转让25家,回购清算1家,股转/回购均环比大幅下降。

  从VC/PE的IPO退出板块看:Q3监管对IPO的发行节奏进行了新的定调后,A股各板块的退出数量也受到较大影响,主板和科创板大幅下滑,创业板和北交所环比均有所上升。本季度93家公司通过IPO方式退出,其中87%的退出在A股,境内退出依然保持高位(其中,主板4家-大幅下滑,创业板41家-环比上升37%,科创板20家-环比下降31%,北交所16家-环比上升23%)。本季度港美股退出方面,港股10家,美股2家。渗透率方面,Q3中国公司IPO的VC/PE渗透率高达84%,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北交所VC/PE渗透率达到历史最高位89%,环比大幅提升37%。

图片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Wind、公开市场数据

图片

  数据来源: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清科私募通、Wind、公开市场数据

  3. 纵观三地市场,A股在新规后节奏放缓,港美股疲软

  Q3 A股共有91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1140亿元,环比第二季度IPO首发家数、募资总额均有所下降。23年8月上市门槛提高、窗口收紧后,创业板和北交所在Q3保持正常发行节奏,主板和科创板节奏明显放缓。

  港美股方面,Q3港股仅13家上市企业(过去三年季度均值为22家)。港股中国公司三季度首发募资额65.6亿港元,同比降低87%,环比也降低39%。港股IPO国际配售认购倍数持续走低,Q3上市的公司首日破发占比不高,但大多数换手率低、股价基本未波动。Q3美股中概股7家上市企业(过去三年季度均值为8家)。美股中概股首发募资仅0.87亿美元,除阿诺医药(~0.6亿美元)外全部均为小型IPO,发行规模均在1000万美元以下。

  伴随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新规从3月31日开始实施,跨境上市流程拉长。截至2023年10月19日,共有158家企业申请备案,其中111家拟赴港交所上市(70%),46家拟赴纽交所/纳斯达克(29%),另外一家拟赴瑞士交易所发行GDR。以上向证监会申请备案的企业中,54家备案通过,通过率近34%,截至10月20日,有104家境外上市企业未获得备案审核通过。

图片

  4. 北交所无疑为近期享受政策红利的明星板块

  我们对北交所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有如下几点发现:

  第一,北交上市企业总市值相对较低、上市公司体量普遍偏小,但应该也是一个可以向上兼容,吸纳中型优质创新型企业的上市板块:从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至2023年10月20日,已有2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462亿元,占全部A股的0.3%。北交所上市交易公司体量普遍较小。市值的算数平均数为11亿元人民币,中位数6亿人民币;市值超过15亿的公司29家(科创板95%的公司市值超15亿,中位数为56亿)。

  第二,23年至今在北交所上市的60家公司中,有49家带有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专精特新”荣誉,占比超80%。北交所尤其欢迎此类公司上市。

  第三,我们发现北交所公司上市后的表现,与行业关联度不大,和市值关联度较高。整体而言,北交所大市值公司(大于15亿)在次新股期间的股价表现要好于小市值公司(小于15亿)。若考虑换手率大于10%的情况,大市值公司的交易活跃度、流动性明显好于小市值公司。

图片

  数据源补充说明:本文募资、投资、退出部分数据源为IT桔子、企名片、私募通、Wind,由华兴资本汇总整理得到,其中,投资部分数据源为IT桔子、企名片;募资部分数据源为私募通、市场资讯,数据摘录时间为2023.10.15;退出部分数据源为私募通、Wind;

  数据统计口径补充说明:市场投资数量统计了市场披露的全部投资案例;投资金额、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币种分布、阶段分布相关数据仅统计市场已披露融资金额的投资案例;募集金额、平均单笔募集金额仅统计市场已披露募集金额的基金案例;退出公司数仅统计有VC/PE在股权市场参投过的投资案例,对IPO的统计包含借壳、SPAC等;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库动态更新,不同时间节点统计的同一维度数据会略有差异,本文数据统计时间为2023.10.15.

  华兴私募股权报告为季度连载报告,华兴投资数据研究团队整理的私募股权一级市场数据库在长期不断地校准和更新迭代,如您发现本份报告数据与华兴往期数据存在出入,可能因为数据口径调整及数据修正,华兴数据团队将在数据整理工作上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