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3个月募了70亿,规模翻倍,过程顺利!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1-10-11 14:12:34Q4终于热闹了,又一家VC完成募资——源码刚刚宣布关闭了新一期人民币基金,规模70亿元。
首先,规模翻倍,过程顺利。
规模70亿元,相比上一期(四期)的38亿接近翻倍,募资效率很高,原话是“从正式开始到完成仅用了三个多月”。
一位LP朋友告诉我,源码本期人民币基金在募资市场可以用“火爆”形容。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前几期人民币基金有几个案例表现,尤其三期人民币,几个案例数据漂亮,大幅拉升业绩,让源码这波募资展现了很强的号召力。
第二,LP成分有变化,质地依旧不错。
除了产业资本和母基金,源码尤其强调了新增的两类LP,一是近10家保险机构,二是国家级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后者的意义不赘述,单说险资,险资是深口袋,更是长线资金,毫无疑问对GP是最理想的那类选项,而源码竟在单期基金一次性拿下近10家险资,这肯定不会是巧合,唯一的解释:制定了明确的募资方向,并且执行到位了。
直白点,我给个个人理解的定义吧:源码是今年募资市场上“最能打”的GP之一。
第三,募资节奏加速。
市场上的头部基金多数保持着“隔年募”的节奏,源码此前人民币基金的节奏如下:2014年1.5亿元,2015年6亿,2017年15亿元,2019/2020年38亿元。也就是说,按照既有步调,按照同业的步调,源码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应该在明年发,但事实是,今年下半年快速完成了。
这点很重要,具体我们放后面说。
第四,强调了“早期”和“科技驱动”。
以前“三横九纵”的投资布局,“早期和成长期并重”的阶段策略,本次并未提及。源码此次提出了个“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口号,着重盘点了其在产业数字化、技术创新、生命科学、绿色发展和大消费几个领域的布局。
关于“三横九纵”,我的看法和以前一样:太宽泛,不确切。这次传播口径上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曹毅想得比前两年又更清楚了一层。
最后,依然花大篇幅强调投后。
比较特别的是,源码的投后的“产品”属性越来越强,追求“体系化、产品化”,还建立了模型,构建了框架。
我对投后还有个“但是”要说,容后细表。
以上是“通稿翻译”,接下来我们把要点摊开,逐个谈。
募资节奏
经此一役,源码的管理规模来到350亿元,已是VC 2.0中的最大一家。
先把颗粒度放细一些,以过去一年为时间样本看看?
先看团队规模,去年同期是近80人,现在已超100人;投资节奏,去年同期portfolio近200个,现在已超300个,约略算下来,一年投出100+;去年四期人民币之后aum 约185亿元,中间完成10亿美元募资,来到268亿元,如今再加70亿,aum达到350亿元。
团队扩张和出手节奏积极,更积极的是募资。回到上文未解的问题,源码为什么加快人民币募资节奏,直接把周期压缩一半?
要知道,今年的人民币募资市场充斥着大玩家,画风很“卷”,竞争激烈。按我们前文的说法,源码按既有节奏应该是明年募资,今年入场显然是主动选择。
好,既然有了“主动”,就得有“动因”。
我的看法,动因有三:
一来,对募资能力有自信,不怕“卷”;
二来,人民币市场的投资和退出优势逐步走强,积极把握看多中国的大方向;
以上这两项都是客观情况;
第三,主观来看,对于一家头部VC而言,当下照着策略容量的上限储备充足弹药,长期来看可能会是一个分化节点,是长跑拉开距离的“小赛点”。
关于基金规模,通稿有个说法是“继续保持基金规模在合适体量”,我得到的信息是,本期人民币基金的认缴数额一度超过100亿,源码选择叫停,最终把规模控制在原计划的70亿元。
组织进化
不过最近这一年,源码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来自募资,而是组织结构的进化。规模是“果”,值得追溯的是“因”。源码2014年起家,至今7年,它的进化速度是怎么来的?要知道风险投资可不是个很有活力的行业。
那位说了,我们真的要聊组织进化这种又“软”又“虚”的话题吗?
诸位别急,源码的进化,我还真能给你聊“实”了。有理有据,几个层面。
一是垂直赛道的表现。
我以前对“三横九纵”这个说法的解读是“又热又全”,但缺乏明确记忆点。而今年源码在消费赛道的表现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几个案子——最早一批捕捉“半水下”的兰州拉面陈香贵,2019年在茶颜悦色的融资窗口关闭之前投了进去,没有相关布局的情况下,又与高瓴同步投资了潮汕美食品牌仙味爷爷。
“先人一小步”是结果,但在背后,进什么赛道?入口怎么选?码多少人?投多大体量?如何投得进?这都是组织执行上的能力。拿消费来说,源码之前有个说法“拉起了一个10人消费团队”——决定要投,快速攒出10个人就去投了,说白了这有几家VC当真做得到?
二是IR。
一家大型金融机构LP的朋友透露,源码那边对接的IR,由此前的80后为主,增加了几位更年轻的90后,大家背景相似,沟通顺畅,这群人执行力很强,高效地把对口的LP全都扫了一遍。
通常来说,募资IR岗位要求资深,要稳定,要成熟,要老道,但源码甚至在这个岗位上都有明确的进化,并执行出了结果。
改变本身是容易的,但改出一个好的结果可不容易。现在市面上好几只大基金的IR都招了新人,咱们未来继续观察,究竟有几家的扩招是最后真解决了问题的。
三是投后。
源码的投后故事一直在讲,这次发通稿还拉来几位被投企业CEO为投后背书,坦白说,源码的投后确实思路越来越清晰,完成度越来越高。
去年10月,源码的口径还是抽象的“特种部队(投资团队)和武器库(投后和平台)高效协作、专业分工”,今年4月,源码提出了“体系化和产品化”的思路,并对投后动作进行了量化,“完成759次投后动作,形成28套完全产品化的投后服务,完善了“四横四纵”的投后服务体系”。今年更宏大——建立投后服务模型,构建了服务框架,输出了涵盖了码脑课程、公共事务、品牌公关、人力资本、组织发展、资本市场、商务拓展、财法税、战略发展、增长营销等10大功能模块的28套投后服务产品……
所以,我是不是想说源码的投后价值巨大?不是。这里讲我上面给投后埋的那个“但是”。
对一家机构来说,投后究竟是赚吆喝还是赚钱的?到今天我仍然这样看,源码投后的“好”,仍然是投后概念下的“好”,而目前是不能证明用商业价值量化得出来的“好”。
我的关注点在仍然在于,投后反映出了源码组织能力的进化。
这家VC在这块思路越来越清晰,执行能力越来越强,落点越来越精准,这种组织能力的进步,想必才是真正构成了LP吸引力的部分。
一位LP曾向我感慨,现在十年的基金都要拿两年甚至一年的宽度评估,市场变化实在太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源码不断强化整个组织机构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或许真的代表了新一代先进。
(金融小镇网整理自投中网 原创 曹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