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融小镇网!
186 1691 6099

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1万亿元!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6-09 15:34:18

9月3日,广州召开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118场),正式发布《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

src=http___youimg1.c-ctrip.com_target_tg_635_857_844_32109222fb8e4e369e41bbfae9b4ef75.jpg&refer=http___youimg1.c-ctrip

“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将着眼于“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即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风险管理中心,建设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国际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建设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

在这样的定位下,目标具体而又翔实:

到2025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5%,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1万亿元;金融业税收收入达700亿元;打造1—2个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培育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挂牌上市公司(含新三板)达到800家;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达到1400亿元。

如果说“十三五”时期广州金融是在构建、发展大金融格局,那么“十四五”时期的规划,则是站在新起点、身处大变局的广州,面向未来进行的重大发展战略部署,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广州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充满了迈向更高能级的发展的思考。

面对大变局,在这份《规划》的设想中,广州将建成“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

其中,“三中心”无一不逐鹿全球,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完整的期货产业链,打造风险管理中心是“三中心”之首。

早在广州期货交易所获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之时,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曾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作为“十四五”期间广州金融业最重要的机构和项目予以扶持,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

而这次提出的风险中心则提出,要吸引全球投资者,探索形成国际标准,能级无疑是更高一层。建立风险中心则要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完整的期货产业链。

最近,广交所动作不少,分别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港交所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和备忘录。这三个动作分别与商品指数期货、金融科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有专家曾指出,期货产业链可从两个层次理解:市场层面和产业层面。打造期货产业链有又可分为市场长链和产业长链“两链”。“两链”配套成长,国民经济才会更强劲。就在广州金融上半年的成绩单中,全市期货营业部累计代理交易额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7%。

另外两个中心则是要建设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心。

早在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广州金融进阶为“配置资源”,不难看出,广州金融业在支撑实体的同时亦有逐鹿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

愿景宏大。金融破局将是广州的机遇所在。

实力与目标

202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5.2%。

这是广州经济社会交出的半年“成绩单”。上半年经济活动本应最活跃的5、6两月,广州经受了疫情冲击,结果还是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幅。这份疫情下的“成绩单”更凸显广州经济的韧性。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经济实力坚韧,金融实力必然彰显。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纽约接棒伦敦,这背后,无不是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与推动。

2021年上半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1225.60亿元,同比增长6.5%,占GDP的9.35%,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全市金融业税收294.67亿元,同比增长7.3%,占总税收比重9.33%。

在经济实力的基底下,“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业发展目标明确且翔实,分为两个维度:总体目标和行业目标。

其中一个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金融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5%。

这意味着什么?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234亿元,占GDP比重8.9%,根据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广州GDP达3.5万亿元,这意味着,广州金融业增加值要超3000亿元。

不仅规模要长,其他量级也要壮大,与“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并列的还有: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1万亿元;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业税收收入达700亿元;金融交易平台辐射力明显提升,打造1—2个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培育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在此基础上,广州又区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基金期货业、地方金融业四个行业设置了12个指标——

银行机构总资产达到9.6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9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7万亿元,保险业金融机构数达到115家,年保费收入达到1800亿元,保险深度大于6%,保险密度大于10000元/人,挂牌上市公司(含新三板)达到800家,培育市场规模和竞争力居同行业前列的证券、基金、期货法人金融机构6家,直接融资比重达到25%,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达到1400亿元,地方金融机构大于4000家。

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指标是,到2025年,广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将达到16万亿元。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理解为广州是一个“资金池”。拥有更多的钱,意味着一个城市有更大的能量和潜力。而近年来,广州本外币贷款增速持续保持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第一位。

从这些小目标中,可以窥见广州做大做强金融业绝不是为了挤压实体经济,而是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在《规划》谋划提出12项重点任务中,其中的多项任务都与服务实体经济有关,如“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供给能力”和“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等。

开放与驱动

一个数据值得注意。

“十三五”期间,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在广东省率先落地南沙自贸片区,截至2020年末,累计开立FT账户1569户,办理跨境结算941亿元。

FT账户被认为是金融开放的重要载体。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改变,坚持开放,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广州不变的选择。

不论是去年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还是今年印发的《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都提到了金融开放。

在《规划》中,亦提到了推进金融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广州金融国际影响力。

除了开放,广州也将开启新的“多轮驱动”。从12项重要任务中可见一二——

金融科技,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增强绿色发展能力;构建科创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支持科创能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

广州亦谋划了一批金融重点项目和工作,包括以广州期货交易所为核心建立期货产业园区、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争取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设立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支持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等40项重点项目和工作。以重点项目落实促进规划落实,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广州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标签: 金融 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