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金融“活水”加速引向科创高地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7-26 16:13:02点燃创新引擎,各类创新要素正向企业加快集聚。目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另外,继江苏、浙江等9个省共13个国家高新区进行首批试点之后,我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向安徽、天津等地的46个高新区铺开,并初步实现了全国范围推广。政策引导、资金加持,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正着力从资金链、产业链、服务链上全面疏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梗阻”。
多地扩围 各类引导基金落地生根
日前,成都发布《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按规定组建成都天使投资母子基金,按照“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原则专注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等。鼓励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区(市)县联合创投机构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中试研发、颠覆性技术等项目。
无独有偶,今年2月,广州产投集团牵头成立了500亿元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服务广州科技创新战略。其下特别设立的成果转化专项基金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主要合作对象,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专项基金最高出资比例可达50%,重点投向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而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上海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级,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在此之前,我国各类引导基金更是“遍地开花”。除合肥、杭州外,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首支由九城市政府共同出资的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据悉,该支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上海松江区、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地共同出资。就全国来说,仅2022年各地新设立或启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就至少有10余支,总规模近千亿元。它们大都围绕着科研院所、高校布局,主要用于早期科技项目的孵化。
“各类引导资金的设立就是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个是关注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和未来技术的创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指出,引导基金应重视关注一些高水平高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营造,而不是传统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地方在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快马加鞭”,而中央资金也早早布局。2014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正式启动,高效带动及引导地方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向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聚集。截至去年底,转化基金共批复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624.30亿元。子基金累计投资了359.55亿元,带动社会同步投资1097.04亿元,投资616家企业,转化科技成果974项。
积分画像 千亿资金向企业集聚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短板尤为突出。从最开始实验室研发,到概念验证、组建团队、小试、中试,再到建厂工业化大生产,投放市场,营销宣传,产品更新迭代等,走好每一步都不是易事。
“当前国家大力引导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但传统金融机构对于科技企业的投融资一直存在找不到优质项目、看不懂企业科技含量、难以把控技术关联风险等三大痛点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创新积分制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科技企业画像,有效解决了轻资产且现金流紧张的早期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六棱镜(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耿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耿德强所说的企业创新积分制,是一种基于定量评价、非传统财政或金融的新型政策工具,目的是加快发现和精准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2020年1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杭州高新区等13家国家高新区率先启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2021年11月将试点高新区扩增至59家;截至2022年底,试点高新区达到129家,初步实现了全国范围推广。
“受到市场影响,去年公司资金周转问题凸显,急需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否则可能影响研发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后来资金难题得以解决,主要得益于石家庄高新区用好了‘创新积分制’关键一招。” 河北宏瑞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经过一周的审核期,该公司就收到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高新支行拨付的300万元贷款。这是该公司在去年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通过石家庄高新区“创新积分制”融贷得到的支持款项。
事实上,随着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提质扩面,其在调动社会资源精准支持企业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的政策成效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末,59家试点高新区依据量化积分,共为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达307.4亿元,促进积分企业获得创业投资达到1294.9亿元;同时不少园区还将区内的科技项目、土地划拨、人才住房等政策与企业创新积分紧密衔接,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的现实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积极协调下,近20家银行主动与试点高新区对接合作,开发上线了“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2022年已为积分企业提供贷款授信1178.6亿元。其中,中国银行与火炬中心在“总对总”层面合作开发的“中银-火炬”企业创新积分贷上线,年度授信额度1000亿元,对单家积分企业的无抵押授信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
另外,通过企业创新积分,还增加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公司不仅享受到相应的人才政策,还成功申请到‘股债通’这款金融产品。”成都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业部总监黄晓梅表示,未来希望政府能有“企业管家”,专门对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破除梗阻 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
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然而,在我国的多个地区,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仍然是制约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对此,陈劲认为,如果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基本就能自然解决。当前的重点就是要优化中国的科技结构,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科技创新工作。而高校和研究院所主要是从事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所以这方面需要重新分工,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陈劲表示。
事实上,目前我国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仍存在“规模小、服务少、能力弱”的现象,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缺乏。技术转移转化人才既了解市场需求,又擅长经营管理,同时又懂技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打造一支过硬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企业科技创业能力比较强,他们一般从高校和院所拿到技术后,能够快速吸收转化、投向市场。另外,国外金融机构看到中小微企业做出与众不同的核心技术,就敢投。而国内金融机构可能要斟酌再三,不敢投。”在陈劲看来,这需要国家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完善。“当然,未来还要需要提高我国金融机构自身识别创新能力,一旦能够分辨具有真正技术含量的企业,他们势必会加大资金支持。”陈劲称。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想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提供资金、人才、产业服务、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进展,科技成果转化“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但是相关科技体制机制仍需要优化。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核心问题,继续开展科技成果的赋权试点、评价试点、改革试点等改革工作;大力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争取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从20家增长到100家;加大各类概念验证、中试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力度。”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周云帆此前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