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什么时候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3-08-21 15:21:32如果保持冷静是一级市场投资人(管理层)面对当前境况最可靠的态度的话,节流就是他们保持冷静后采取的应对措施。
说得直白点就是,平静地减员,尤其是减去投后上的人力。
这是一场经过实践检验后的“失败”。两三年前投后管理的呼声越过“投前”,成为一级市场募投管退中的新宠——具体表现为投后管理人员数量上的急剧扩张,有的机构甚至专门成立了一家做投后管理的公司,有的机构投后人数过百。时至今日,据我了解,那些曾在这两年在投后招聘上指数级增长的机构,都采取了减员行动。
哪怕是美国红杉也不例外。据外媒报道,上个月美国红杉裁掉了7名运营团队成员,将近公司人才团队1/3的数量,而这些成员正属于投后管理中的一员——他们为被投企业中的初创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当“投后管理”被众人高声呼喊的时候,它又被人群战略性放弃。为什么呢?这是本文力主讨论的问题,投后真的如投资人口中所说的至关重要吗?如果是,为什么会走到裁员的结果?
行业在经历“伟大的重置”
坏消息来自四面八方。
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风投机构采取节流措施。除了美国红杉以外,Y Combinator裁员了约20%,金融科技投资机构Anthemis Group裁员了28%。一位美国科技投资人对外表示,他们机构平台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专注于部署金融、知识和人力资本,为金融系统的改进和重塑服务。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世界上所有的人工智能炒作,都无法阻止风投资金在最近一个季度比一年前下降49%,然而风投的数量却在持续扩张。风险投资家Sheel Mohnot说:“如果你把这个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太大了。这个行业必须收缩。”
2021年和2022年,风险投资家在世界各地的初创公司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考虑到风险投资行业的可观回报约为“3倍”,即投资的3倍,这意味着风险投资公司需要超过3万亿美元的回报才能让GP、LP都开心,但“即使在最好的年份,回报也没有那么高”。
收缩扩张速度、减少不必要人力,成为当前许多PE/VC的主题。
尽管如此,不止一位投资人对我表达了不乐观的判断:很可能超过一半的种子基金无法度过当前的低迷期,许多小型基金和公司可能会消亡。曾6次登上《福布斯》Midas顶级风险投资排行榜的知名投资人Frank Rotman更是表示将有多达80%的风险投资公司处于战略挑战地位。
他说,当顶级公司吞噬越来越多的LP资金,许多剩余的风险投资公司会被推向“死亡螺旋”。
不过,令我意外的是,这多少有些残酷的局面,反而让不少投资人乐观起来。
IVP的投资合伙人Tamar Yehoshua表示:“这是进入VC的大好时机。”这家机构近期刚刚下调了募资额度(募资额度减少了50亿美金),同时,它还发布了一条信息,认为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重置”。
一位上海腰部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李志(化名)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认为(减员、收缩募资额度等)是行业周期中的一部分,“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基金也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表现之一。”
面对投后减员的话题,李志干脆利落地表示,“投后本身就不需要那么多人。”
“都没项目投,又何需那么多人管?”
我想,目前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领域至少存在一个共识:风险越低越好。
市场的谨慎情绪导致了投资出手量的降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4月份的Venture Pulse报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风险投资降至570亿美元,与一年前同期2000多亿美元的高点相比,这一数字尤其低。”
流动性的降低,导致退出的艰难,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艰难的退出使得LP的退缩。一位个人LP向我透露,除了出资自己的基金外,他(至少)今年内不会考虑投资其他GP,“IPO的情况不好,很难IPO,流动性太差了。”他所指的是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这不止发生在国内,美国亦是如此——根据一家咨询公司报告,其发现初创公司的股票现在在二级市场上的平均交易价格比最近几轮融资中的预期价值低61%。
因此,苏州一家产业资本投资人Kim(化名)认为投后上人力的收缩正是在应对投前减少的难关,他们也在上半年裁掉了两名投后人员,后者的工作由投前同事继续负责。
“都没项目投,又何需那么多人管?”
正如李志所坚持的观点,不少投资人同样认为投后管理不需要那么多人。刚募完一支20个亿的人民币基金创始人表示,“人海战术不是真正的投后管理。”她认为独立的投后部门是必要存在的,但人数在精不在多,“要真能发现被投企业的问题,然后真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投后更主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赋能。投后部门的人员主要充当的是发现问题、匹配基金资源的作用。”
上海一家双币基金管理合伙人同样持类似的观点,在过去一年里他们新增了50%的投后人员,“人数的增加只是因为基金规模在扩大,项目也越来越多,需要同比例的人力来做赋能服务。”
上述几位投资人将一些基金将投后减员的现象归因为,误判,对投后管理的误判,误以为人越多越好。现在减员,则是一种纠正。像美国红杉减少投后人员,就是对过度招聘的纠正。
一位年轻投资人也对我表达了他的困惑,很多负责投后岗位的人员年纪都在30岁左右,“一位建立过多家企业的连续创始人、一个在行业里有十几年经验的产业人士,他们为什么要接受一位刚入行年轻人的建议?”
“投后什么时候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投后,近几年刚繁荣起来的产物,内里却是割裂的。
由于投后工作很难被量化,绩效不明,一位在新能源赛道的投后人员就认为她的工作并没有受到相匹配的尊重,“明明我也付出了很多,帮企业对接了重要的资源,但因为大老板觉得投后是大家理所应当的,我的劳动成果就不被重视。”
这应该是很多投后从事者共有的愤懑,即使投后被诸多投资人高调倡导,身处这个岗位的人员仍然被忽视着。
投后是一项同样需要高度专业性的工作,这一点毋庸置疑,投后人员需要是复合型人才,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拥有整合资源的能力,还要兼具会计、财务方面的技能。然而割裂还发生内部:投后从业者并不相信投后的作用。
一位负责市场、活动组织的投后人士就认为投后的作用相当有限,她很难找到投后的意义:“我办几场投后赋能活动就能改变被投企业命运了吗?”“再说了,每天盯着创始人跑没跑路就是投后吗?”
投后行业似乎早已经迎来春天,可是它的树枝依然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