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会为资本市场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发布者:金融小镇网 发布时间:2021-11-16 16:00:59北交所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其最大的政策变化是将上市最低市值门槛设为2亿元,大大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10亿元的上市门槛,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证券化的门槛大大降低,从而极大地拓宽了资本市场边界。工信部公布的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4922家,其中上市公司666家,证券化率仅13.53%。北交所覆盖的拟上市企业数量有望在万家以上,这将激活整个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和能力。
同时,北交所的建立意在打造“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的中小企业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不同特征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这种多级联动、层层递进的格局意味着北交所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可能出现独立的资本生态与交易生态,这也意味着企业级的中介服务、投行服务的纵深规模无形间被放大了几个量级。
随着北交所市场的发展,预计投行格局将再次改变。沪深两市发行业务长期被一线证券公司占据,所谓“三中一华”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但新三板情况有所不同,整体上中小证券公司业务量相对占优,北交所设立将提供差异化竞争契机,中小投行有望转型为专注于某个行业、某个区域、某类服务的精品投行。与此同时,投行业务竞争将会前置化,从项目“狩猎”模式转为伴随企业成长的“畜牧”模式,致力在早期遴选出优质的企业家及初创企业,并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便于在企业全生命周期内提供金融服务。
对投资者来说,北交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北交所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让更多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更早地走向市场,也让普通投资者可以更早参与这些企业的成长。但另一方面,北交所上市企业尽管盈利能力相比A股其他各板块并不差,但整体规模相对较小,技术与业务模式不确定性较大。北交所市场的投资将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投资者只有选择在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洪流中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才能分享高潜力中小企业的成长红利。
北交所的市场流动性会如何演绎 新三板市场在过往运作中一直存在流动性差、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这固然与更高的投资者准入门槛有关,但更多的是与新三板本身的挂牌企业特征有关。一方面,新三板挂牌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商业模式不成熟、经营风险大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挂牌公司未经公开发行直接挂牌,因而挂牌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投资者结构单一,交易需求也很单一。 资本市场的根本作用是对社会经济中已有的投资进行重新组合,因此,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所在,发挥好市场流动性具有的网络效应是一个交易所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对企业创新也会带来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过高的流动性也会给公司高管带来更多短期压力和短期行为,从而降低公司的创新研发等长期投资活动。随着北交所的开市,如何平衡好增强市场流动性、增强制度包容性与灵活性、保持必要的投资者门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根据最新颁布的交易规则,北交所总体延续精选层较为灵活的交易制度,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准入资产门槛,从精选层的100万元降为50万元,与科创板投资者准入门槛保持一致。增量资金潜力可观,板块流动性有望大幅改善。事实上,自9月初设立北交所宣布后,精选层个股活跃度出现明显跃升,已接近创业板市场的换手率水平。 北交所背靠着数量庞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成长型企业,估计1年内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在200家-300家公司左右。短期来看,北交所是资金比股票多,流动性无忧;中期是股票比资金多,部分股票交易呈现低频的特征;长期则是资金在头部抱团,市场开始自发形成再次分层。 来源:读数一帜